当前版: A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前一期   后一期
定边冯团庄村:

小黄花成农民“致富花”

除外出务工人员外,冯团庄村其他农户全部种植了黄花菜。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金针是黄花。到了六七月份,定边县姬塬镇冯团庄村的黄花就盛开了,历经一年的耕种,一朵朵黄花花苞在清晨山风中轻轻摇曳。一大早,采摘黄花的村民便早早地来到黄花地里,头顶初升的太阳,背上背篓、系上围裙,加紧脚步,穿梭在黄花地里,赶着在黄花绽放前全部采摘完。

  位于白于山区腹地的姬塬镇冯团庄村,旱作农业曾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12年,时任冯团庄村村主任的赵振全,为了改变全村靠天吃饭的现状,帮助村民脱贫增收,他凭借敏锐的市场眼光,着眼于当地实际,将目光放在了黄花菜产业上。赵振全在村里成立了考察队,先后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后发现,村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黄花菜。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花蕾干制品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口味爽滑甘糯,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且黄花菜一次栽植可以连续采摘十二年,投资少、见效长、价格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赵振全决定积极调整全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黄花菜产业。

  “考察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时干黄花菜的市场价高达13元每斤,而且这样的价格持续了好几年。我们通过13元的市场价格来核算,比当时村里种植的其他农作物收入要高得多,经过村委会商议后,我们就着手开始实施了。”赵振全回忆。

  下定决心后,赵振全和村委班子购回了黄花苗,在村里流转了200余亩土地,全部种上黄花。2014年,冯团庄村迎来了黄花菜大丰收,首次采摘就收获了鲜黄花14万斤,经过蒸、晒,加工成干菜后,每斤卖到了25元,且一次性被换购一空。

  今年54岁的赵世东是姬塬镇冯团庄村脱贫户,2013年,他家因学因病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扶下,赵世东盖了猪圈,养了猪,除了自家的30亩地种了玉米、荞麦外,还承包了近百亩土地,加入到全村黄花种植的大潮中。

  “我们村这个地方属于旱地,靠天吃饭。过去种的100来亩地,雨水好了能有点收成,一遇上干旱,种地的收入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后来种了黄花,虽然今年天旱,黄花菜的价格较前两年降了不少,但是比传统农业的收入还是要高出很多,而且不愁销路,到时间客户自己上门来收,省了我们不少事。”赵世东乐呵呵地说。现在的赵世东一家,因为种上了黄花菜,使得他的旱地收入翻了好几番,他也成了村里有名的“模范脱贫户”。

  如今,姬塬镇冯团庄村通过“合作社+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转型,把黄花菜产业作为特色脱贫产业的一项创新举措,让小小的黄花菜成了大产业,也成了农民手中的“致富花 ”。截至目前,冯团庄村除外出务工外,其他农户都加入到了黄花菜种植队伍中,全村黄花菜种植面积达500余亩,人均每年可增收5000元。

  “接下来我们村还准备发展粗加工和销售,大力推销我们的黄花产品。同时经过我们村两委商定,决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争取通过我们村的黄花产业带动全镇甚至全县的村民,都能种上黄花,致富增收。”赵振全说。

  文/图 高婷婷 沈彦林 本报记者 刘美 

  • 三秦都市报手机版
 
     标题导航
   第A01版:微报纸
   第A02版:重要新闻
   第A03版:社会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品 读
   第A07版:三秦之声
   第A08版:中国新闻
香港“方舱医院”昨启用
国家医保局:预防性疫苗等药品不纳入基本医保
“十五的月亮十四圆”本世纪仅出现6次
努某某因多项违纪违规被开除学籍
小黄花成农民“致富花”
榆林37名军嫂受表彰
府谷公安抓获诈骗犯罪团伙“讲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