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前一期   后一期
关于蟠龙塬上一个村庄的婚俗调查报告

红白理事会刹住“面子风”

大槐树村红白理事会发起人张永峰讲述村里婚宴情况
干净整洁的大槐树村街道
大槐树村
扫码看视频

  近日,“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确定”登上热搜,全国15地被民政部确认为婚俗改革实验区。而成立实验区的主要任务是推行婚俗改革,推进婚姻领域的移风易俗,遏制婚俗的不正之风,并探索可供全国推广的经验。

  彩礼“漫天要价”,婚宴大操大办,婚闹低俗粗野……面对婚俗领域盛行的不良风气,作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婚俗改革实验区——宝鸡市金台区,曾经都经历了什么?如今又在做什么?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4月26日,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驱车奔赴宝鸡市金台区蟠龙塬上的一个小村庄——大槐树村,沉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从婚债、彩礼、婚闹、婚宴、婚辅的每一个细微角度,感受普通庄稼人因为新旧婚俗带来的喜怒哀乐,用一个个真实的、触动人心的“婚俗故事”,见证宝鸡市金台区婚俗改革的“金台经验”。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时期,这个村的经验,更具示范作用。

  “我儿子当初花一万多元就把婚宴办了,村里还没有人说我家的闲话,多亏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不然,按照村里之前的风气,儿子的这场婚礼我得花好几万,就是东拼西凑借钱,也得硬着头皮上……”在村民冯引侠看来,蟠龙镇大槐树村之前家家攀比办婚宴的“面子风”,之所以能被刹住,2016年年初大槐树村率先发起成立的“红白理事会”,起了关键性作用。

  攀比借钱办婚宴  欠债要还十多年

  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大槐树村历史悠久,之所以用“大槐树”作为村名,拒考证可追溯到元朝末年。那时战乱频仍,晋中地区出现大规模移民,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的同族村民移民迁徙至此,大槐树村由此得名。正因为此,村中各户之间亲情关系盘根错节。同时,也产生了人情往来多、攀比风气重等问题。

  婚礼大操大办,就是村中攀比风气严重的具体表现。大槐树村距宝鸡市区仅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不少村民在市区打工或做生意,大部分村民家中的经济条件较好,办婚宴时便讲究起了排场。

  在2015年之前,只要村中有人家办婚礼,必定是全村都要请到,八九十桌的婚宴是“标配”,每桌饭菜“10凉10热”,花费在300元以上,还要配上120元左右一瓶的白酒和20多元一盒的香烟。然而一桌只坐8个人,要吃完20个菜是不可能的。据参加过婚宴的村民回忆,有的桌子上,一只鸡只吃掉了两个腿,大肘子只吃几口,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后来甚至演变出,办完婚宴还要给帮忙的村民送礼,婚宴结束后,男人们一人一盒烟,女人们则在主家门前排几十米的长队领洗衣粉、肥皂等礼品。

  当时的村民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反而觉得排场越大,越有面子,以至于“我家办婚宴场面只能比别人家办得更大”的想法普遍存在。有些经济条件不好的村民,为了撑面子,甚至借钱办婚宴,结果可想而知,一场婚宴下来,欠下的账可能需要十多年才能还清。可越是家中条件不好的村民,越担心婚宴办小了让人看不起,攀比之风愈演愈烈,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当时村中部分觉悟较高的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遂提出革除陋习的建议。时任大槐树村党支部书记的张永峰,便是其中之一。随后,在他的倡导下,大槐树村在2015年将“简办婚礼”写入村规民约中,倡导村民破陋习、树新风。

  成立红白理事会  倡导婚宴要简办

  2016年年初,在修订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张永峰又率先发起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理事长、村两委会干部及乡贤能人为成员的大槐树村“红白理事会”,用规章制度规范全村婚丧嫁娶等事宜的操办。村民张红生,便是在“红白理事会”劝说下简办婚宴的第一家。

  2016年上半年,张红生的儿子要结婚了。因为家里在村上开了20年的小卖部,每月收入有四五千元,家中经济条件还算不错,张红生便准备风风光光给儿子大办一场婚宴,请全村的人都来吃席。

  和妻子袁会琴商量后,张红生计划摆80桌宴席,每桌配140多元一瓶的西凤酒,用25元一盒的“好猫”牌香烟,再租一辆宝马轿车作头车,安排20辆好车组成接亲车队。所需费用大概为:婚宴每桌300元、宝马轿车租金800元、20辆迎亲车队租金3000元。加上烟酒,一场婚礼办下来,预计花费近6万元。

  得知这一情况后,张永峰立即带领包括时任村监委会主任张宝红、村委会会计车明莲在内的“红白理事会”成员,一行六人赶到张红生家。由于当时张红生的父母年事已高,加上两位老人身体状况都不好,日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张永峰就以此为由,劝张红生将儿子的婚宴规模改小,烟酒档次降低。张永峰等人的话句句在理,深深打动了张红生一家,遂主动接受了压缩婚宴的建议。随后,张红生将婚宴减至50桌,改用60元一瓶的酒和10元一盒的香烟,并取消租赁车辆计划,选择借用亲戚朋友的车接亲。就这样,一场婚宴就节约了2万多元,张红生的儿子还用这笔钱搞起了养殖项目。

  事后,张红生还担心婚宴规模和档次降低了,会被村民瞧不起,不料,村民们不但没说闲话,反而对他简办婚宴的做法大加赞赏,说他给村里带了个好头。

  之后,只要村中有人家要办婚礼,“红白理事会”必定主动上门宣传简办婚宴、杜绝浪费等理念,给心存攀比或担心被人看不起的村民解开心结。渐渐的,简办婚礼的良好风气,在大槐树村慢慢形成。

  婚庆从业者  见证村民婚礼由奢变简

  村民张金仓在大槐树村从事婚庆策划近20年了,他见证了“红白理事会”成立前后,村民办婚礼由奢到简的转变。在张金仓的印象中,“红白理事会”成立前,村中婚礼大操大办是常有的事,2014年主持操办的一场奢华婚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金仓说的那场婚宴,主家是与他同组的一户村民。那户村民长年在宝鸡市区做生意,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加上儿媳妇家是西安的,为了不给女方家丢面子,男方家提出要大办婚宴。

  当时,婚宴主场地设在村里的一条路上,长约50米、宽约8米,设席100桌,每桌的饭菜按照800元标准准备,200多元一瓶的西凤酒每桌一瓶,用的香烟也是25元一盒的。搭棚子用的也是最好的材料,场地布置费算下来1万元左右。厨师是从宝鸡市区大饭店请来的,加上请司仪、歌手、摄像等人员,这场婚礼的花费在8万元以上。

  那场婚宴确实场面宏大,为主家争足了面子,可在村里却造成了不良影响。虽然,如此高标准的婚宴,绝大多数村民当时是办不起的,但虚荣心作祟,许多村民竟然争相效仿,大操大办的风气在村中盛行一时。当时,许多家境不好的村民找张金仓操办婚礼,为了不丢面子,借钱也要把婚礼办好。张金仓多次劝说都不起作用。

  自从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尤其是张红生一家带头简办婚宴后,张金仓明显感觉到村民的观念慢慢转变了。再有村民找他操办婚礼,都以简办为主,省下钱过好后面的日子:村民张佩玉家简办婚宴,用省下来的钱把自家的床上用品店从一家扩充到三家……在张金仓的记忆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原来攀比争“面子”  如今比拼争“里子”

  在张金仓看来,大槐树村当初大操大办的风气之所以能刹住,要归功于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正如村民冯引侠所说:“我儿子当初能花一万多元办场婚宴,还不是因为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起的作用。一万元的婚宴,不仅没让我家丢面子,而且还很有面子。因为积极响应了村里的号召,大家都夸我家做得好!”

  目睹村里的各种风气一天比一天好,大槐树村“红白理事会”的发起人张永峰,看在眼里乐在心上。张永峰说,通过“红白理事会”多年的努力,大槐树村的婚俗陋习有了明显转变,从原先的攀比彩礼变成了如今的携手创业,村民们也不再互相攀比谁家婚宴办得大,而是比起谁家评上“文明户”,哪家出了好媳妇好婆婆。

  4月27日,记者在大槐树村走访。来到村民索会银家,遇到了正在“家访”的“红白理事会”成员、大槐树村村委会主任张伟龙。张伟龙说,为了巩固婚俗改革成果,“红白理事会”成员会定期到村民家“家访”,强化村民简办婚礼意识,同时听取村民对村规民约的一些意见。目前,大槐树村结合实际建立了婚丧嫁娶事前申报、事后报告制度,并以书面通知提醒事主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村里也对村民举办婚宴的规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每场婚宴控制在30桌以内,每桌花费不得高于300元,用10元一盒的烟,喝50元以内的酒。

  “我支持‘红白理事会’的工作,支持简办婚礼。大操大办会给家里造成负担,简办婚礼省下钱能让日子过得更好!”说到对村规民约的看法,接受“家访”的索会银如是说。

  文/图 视频 本报记者 李海涛 白圩珑 张晴悦 代泽均 董毅

  • 三秦都市报手机版
 
     标题导航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
关于蟠龙塬上一个村庄的婚俗调查报告~~~
第五届丝博会闭幕~~~
   第A01版:微报纸
   第A02版:要点
   第A03版:要点
   第A04版:生活
   第A05版:大槐树纪事·婚宴
   第A06版:市井
   第A07版:通联
   第A08版:文体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西安降雨结束 气温逐渐回升
红白理事会刹住“面子风”
三场集中签约揽金1583.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