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前一期   后一期
让更多科创要素流向这片“沃土”

沣西新城盘活“三池”资源

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俯瞰

  本报讯(记者 周婷婷)“每年落地在创新港的高质量科创项目不少于50个,3年累计不少于200个。”日前,西安交通大学、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共同签订《“三池一机制”先行先试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三池”分别为“人才池”“资金池”“项目池”,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各项资源精准匹配。截至目前,“项目池”已储备有人才需求企业27家、各类科创项目36个。

  “项目池”设立初衷是为人才找项目,以项目招人才,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项目主要来源为:西安交通大学吸引推荐的高校及企业项目;省国资委、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梳理的央企、国企“揭榜挂帅”项目;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招商部门梳理的项目;由“校招共用”模式吸引的社会项目。

  西安交通大学、西咸新区管委会、沣西新城管委会与省国资委、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方建立会商机制,定期梳理人才清单、技术清单、项目清单。目前,通过“三池”对接机制,初步对接的“人才+项目”或“项目+人才”30个,分属24家企业,匹配各类人才33名。其中,省内企业7家共13个项目、匹配人才16名,其他省份企业17家共17个项目、匹配人才17名。

  “项目池”里的一些重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如,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延卫教授的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数学学院李慧斌教授的3D人脸识别技术,物理学院张垠教授的智能家居新材料等105个成果转化项目在沣西新城注册落地;电信学院吴朝新教授的OLED薄膜封装材料,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徐友龙教授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电信学院刘明教授的高端软磁材料等项目,获得沣西新城引导基金投资3600万元;化学学院张彦峰教授的纳米智能吸能材料,材料学院宋江选教授的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电信学院李飞教授的高性能压电陶瓷等52个项目获得西咸春种基金投资3900万元……

  据了解,经不懈努力,沣西新城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沣西新城中心等机构已转化和对接服务项目195个,通过盘活“人才池”“项目池”“资金池”,撬动更多科创要素流向这片“沃土”,让“躺在”实验室里的更多科研种子生根发芽、走向市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三秦都市报手机版
 
     标题导航
   第A01版:微报纸
   第A02版:要点
   第A03版:关注
   第A04版:生活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西安
   第A07版:公益记者
   第A08版:经济
沣西新城盘活“三池”资源
首届陕西清真泡馍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西安市举办“数字生活体验展”
工行陕西分行向大中型企业投放公司贷款超500亿元
“生命早期脑科学研究计划”启动
直面用电“尖峰时刻” 推动迎峰度夏电力保供
黄陵二号矿创新采掘工艺
±500千伏宝鸡换流站全面“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