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景观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该景观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由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至今仍保持着蓬勃生命力,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历时13年。2010年,针对世界遗产领域茶主题空白,国家文物局首次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工作作出部署,2013年报请国务院将“景迈山古茶园”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至今支持和指导云南省编制《景迈山古茶园文物保护规划》,实施17个村寨文物保护展示、消防防雷及古茶林监测项目,并商财政部给予经费支持。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