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三秦学生记者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1日
深耕躬行 植根文化
小学语文课程与经典文化融合的探索

“育人”先“育德”。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怎样才能让学生变得有文化?源自这样的教育追求,在教学中,学校开启了小学语文与经典文化融合的探索。

启蒙——万物之始 大道至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一年级尤为关键。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学校将语文课本中的生字进行整合,编写了蒙训课程。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生字,还学会了基本的生活礼仪和谦和的礼仪文化;不仅通过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音律美,感受中国文字特有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一颗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

浸润——和光同尘 与时舒卷。中国书法,是优美线条、形体结构和书写技巧相得益彰的一门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为了让书法走进课堂,让学生欣赏书法、练习书法,提升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校编写了小学硬笔书法字帖,紧扣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类字,根据书写规律,将同偏旁的字进行归类,字帖中有临摹,有拓写,有笔画笔顺。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笔顺,间架结构,达到写好一个字,迁移写好一类字的目的。通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人人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而且在练习书写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书法的艺术之美。

植根——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弘扬传统文化的声音不绝于耳。于是,教学老师进行大胆尝试,把《论语》《道德经》作为经典诵读教材,作为一种文化植根在学生的潜意识之中。让学生们沐浴着第一缕阳光走进教室时,自主地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

在经典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之下,让学生感受辩证思维,受到哲学熏陶。让学生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些富有哲理的语言,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给学生带来一种美的思政教育。就像清冽的甘泉慢慢渗透进学生纯真的心田,让真、善、美的种子,让做人、处事、思辨的准则悄无声息地浸润到学生的骨子里去,变成学生的认知,然后不由自主地落实到行动中去,完成“知、情、意、行”的统一。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归宿,蕴藏在几千年经久不衰的国学经典中,教师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承担起课程育人的使命,深耕躬行,为学生种下文化的种子。

西安长安悦美小学校长 钟泽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