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嘉)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门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12日,西安海关联合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东广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生物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8时30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广场,西安海关卫生检疫处、动植物检疫处关员通过宣传展板、宣传片播放、宣传资料发放等方式,现场解答游客、群众的相关咨询。面对面介绍了口岸传染病防治、禁止携带寄递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出入境特殊物品办理等相关政策。“过去对这方面关注度不够,通过讲解对生物安全防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尤其是我们地处秦岭腹地,每一名市民都应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共同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市民看到西安海关展示出截获禁止携带寄递的动植物标本后如是说。
据西安海关统计,近两年该关共计截获外来物种60种63种次,截获植物性有害生物88种469种次,在进境动物及动物产品中检测出副结核病、非洲猪瘟等疫病,在进境邮寄物中截获“八丈岛锯锹”“四星角雏兜”等各类“异宠”1000余只,有力保护了陕西地区国门生物安全。
今年,西安海关聚焦“国门生物安全关口海关必把牢”重点工作,在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市滨江第四幼儿园、安康高新区第三小学、渭南市北塘小学等校园开展进校园宣讲活动,同步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榆林榆阳机场出入境旅检现场,宝鸡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汉中市、商洛市等地市开展进广场、进社区主题活动,宣讲活动覆盖超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