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

新奇的学习 满满的收获 未央区大明宫小学“三秦学生记者”春季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走进泾阳 三秦都市报 2024年04月21日

第一次喂羊,太奇妙了。 本报记者 陈飞波 摄

4月17日,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小学的480名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牧场、去喂羊、去野餐,还参观了陕西水利博物馆。这次活动由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三秦都市报社、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小学联合举办。活动以思政课为引领,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历史、民俗风情,厚植浓浓的家国情怀。

随着学校党支部书记杨金爱宣布:“春阳阳-水漾漾-喜羊羊——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小学2024春季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正式开启,孩子们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天8时20分,10辆绿色大巴车披着金色的阳光,载着孩子们向泾阳县出发。

“羊奶粉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走进雅泰小镇羊乳文化馆,馆里的羊文化让孩子们叹为观止。其中“羊羔跪乳”的故事,让孩子们记忆深刻。跟随辅导员的讲解,孩子们在生产车间了解了制奶工艺与制奶流程。当听到这里每天能生产20吨、5万罐羊奶粉的时候,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让孩子们连连称奇。参观中,工作人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羊奶饼干、羊奶片等奶制品,孩子们开心地品尝着,感受着不一样的香甜。

“看到了活蹦乱跳的羊”

在雅泰牧场,羊群正悠闲地吃草。城里孩子第一次看到羊群非常兴奋。一个个挥动着手中的草,吸引着羊过来吃。在辅导员的引导下,孩子们认识了苜蓿、蒲公英等野菜。“过去人们常吃苜蓿,现今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许多人都不认识野菜。”辅导员告诉孩子们,要珍惜美好的生活。孩子们还通过当天课程学习,为奶粉设计外包装。各种设计尽显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最后通过成果展示,孩子们都获得了老师的奖励。一路新奇的学习,一路满满的收获。

“希望你们成为中国脊梁”

在陕西水利博物馆,孩子们通过历史文物文献、沙盘模型、浮雕泥塑以及幻影成像等高新科技手段,了解了陕西悠久的治水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治水文化。孩子们被一尊高大的雕像深深吸引。“他是中国近现代水利奠基人李仪祉。在他主持下,历时三年建成的泾惠渠,全长270公里,灌溉泾阳、三原、高陵等地农田65万亩,这是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听着辅导老师的讲解,孩子们深受感动。

“希望你们通过努力,能成为像李仪祉先生那样的人,成为中国的脊梁!”杨金爱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

本报记者 吕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