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前一期   后一期
吴晓丛:

汉阳陵是大遗址保护展示的创新实践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鸟瞰
一座历史文化内涵深、科技含量高、游人观赏性强的现代化地下博物馆,于2006年3月31日正式开馆接待中外游人参观。
  博物馆常常被认为是一个城市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当今社会建设一个高品质博物馆动辄花费上亿元也是司空见惯的,如今再看当年一个投资9000多万元,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也许并不值得一惊一乍。但从曾担任汉阳陵博物苑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的吴晓丛的描述中,大约能判断出,2003年前后那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要在“万岁脚下动土”了

  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的同茔异穴合葬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咸国际机场专用公路的修建,考古工作者对这里进行大规模的清理和考古勘探。已探明各类从葬坑达190多个,整个陵区占地大约20平方公里,主要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以及阳陵邑等几部分组成。这些从葬坑内埋藏品极为丰富,出土了大量的包括文吏、武士、男女侍从、宦者等各种身份的陶俑。各类陶塑家畜,原大或缩小为三分之一的木车马,各种质地的生活器具和兵器以及粮食、肉类、纺织品等生活消费品,可谓种类齐全,洋洋大观。

  据吴晓丛回忆,为了保护并展现遗址的原真状态,同时有利于专家长期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工作,经过国家文物局多次组织的权威专家论证,最后做出了在原址上建设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的大胆决定。这意味着,要在“万岁脚下动土”了。

  由于紧邻帝陵封土,如何保持帝王陵园原有的自然与历史环境风貌?基础深开挖过程中如何防止陵体的坍塌和位移,并消除陵体对于建筑物形成的水平侧压力?遗址区占地面积较大,10个俑坑长短不一,如何保持遗址区的整体气势,避免建筑结构对遗址区的分割……太多的问题摆在眼前,但也许是这个项目太富有挑战性,反而激发了设计者的创新激情。

  为了创造出一个遗址保护与展示完美结合的典范,设计人员对方案进行了无数次筛选、修改和完善。几度寒暑,最后与文保工作者在方案的关键环节选择上达成共识:即对陵体和俑坑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支护,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梁吊装方案,建设一座全地下保护展示厅,建筑顶部覆土植草种树,恢复陵园原有历史环境风貌和自然景观。

  弃宏大而就无形

  吴晓丛说,汉阳陵的主要保护对象为土遗址和其出土的彩绘陶俑、陶器、铁器、铜器以及动物骨骸与木质彩绘遗迹等有机质文物。实践证明,除了人为损毁,温湿度的剧烈变化、失水干燥、风化、紫外线辐射、霉菌、尘埃、虫害等都是文物保护中要面对的问题。

  一般来说,简单、可靠又经济的方法就是在完成发掘并提取标本之后对遗址覆土回填。但这种方法让向公众原真展示遗址和考古成果以及延续对遗址的后期研究成为难以实现的奢望。针对这一难题,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在建筑内部的设计上采用了遗址大面积封闭式保护与展示的方法。2003年11月,地下博物馆破土动工,目的是要用特殊玻璃通过金属结构与建筑底部和顶部相连,使遗址区与外界环境隔绝,创造最适宜遗址保存的空间条件。这种特殊玻璃通过电加热防止结露和调节环境温湿度,完全杜绝了外界不良环境气候对遗址的侵袭和干扰,让文物遗址重新回到发掘前的存储环境。而为了有效利用地下建筑有限的空间,同时也为了增强观赏效果,设计者让一条宽3米、长60余米的悬空U形玻璃通道南北向延伸,横跨在一条条俑坑之上。观众踩踏着玻璃前行,可以透过玻璃俯视脚下考古人员的发掘清理过程和出土文物。这种保护展示方式,是我国在大遗址及其环境保护技术和陈列展示手段方面的创造性探索与实践。当年很多业内专家都曾高度评价这座地下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理念和保护方式、陵园环境风貌保护和地下文物保护、文物科技保护和文物展示方面都是国内最好的,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汉阳陵文物的保护理念和展示方式体现了多样性,为观众参观提供了更多的不同信息,文物本体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今天,当我们站在帝陵脚下,一眼望去,松柏团簇,绿草如茵。有谁能想到,在我们的脚下掩埋着一个宏大的艺术宫殿。在大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上,汉阳陵地下博物馆的设计者一开始就选择了 “弃宏大而就无形”。

  历经风雨见彩虹

  即使是这样理念先进的博物馆,也曾经历了无数发展中的困难与曲折。

  2003年,陕西省文物局任命副巡视员吴晓丛兼任汉阳陵博物苑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汉阳陵考古陈列馆馆长、汉阳陵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法人。在吴晓丛看来,去汉阳陵本身对他就是一个挑战。2000年时,他曾参与了汉阳陵的规划工作,3年后真正主管博物苑建设时,他清楚自己要面对建设经费短缺,维持运转困难的实际工作环境。在2019年的夏天,他接受采访时笑着说:“当时每个月连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搞职工联谊会的钱还是领导集资凑出来的,情况最差的时候馆里的电话费都交不起。我去时博物苑还背着500万元的银行贷款……”一连串的描述,立刻打开了那段艰难日子的剖面。

  除了经费短缺,当时周边的建设环境也很不好。当地农民听说要开发景区,很多村民都找来要干活,也有一些村霸来扰乱施工。那时候博物苑还没有围墙,施工的时候没法封闭,施工材料和博物馆设备经常丢。秋庄稼上来的时候,还要担心盗墓的,安全问题令人非常头疼。那段时间吴晓丛经常凌晨3点出去巡查,4点回来,7点接着上班。

  转机出现在地下博物馆建成开放以后。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建设,一座历史文化内涵深、科技含量高、游人观赏性强的现代化地下博物馆,于2006年3月31日正式开馆接待中外游人参观。当时汉阳陵博物苑地下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不但在国内产生了轰动效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新颖的展陈方式,让很多国内外政要闻听后纷纷而来,国际国内旅游者络绎不绝。汉阳陵博物苑不但成为文物保护利用的典范,也成为国内最大的汉文化旅游景区。

  吴晓丛记得原来每年的收入在200万元左右,地下博物馆建成后,因为在旅游推广上下了功夫,第一年收入就上了1000万元。日子比以前好过了,博物馆基本上能够维持正常运转了。“后来汉阳陵地下遗址博物馆这个项目受到了各方较好的评价,有些评价甚至超出了我们建设者原来的期望。现在再回想那段时间,有很多很难忘的东西。这个项目的完成,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应该很好地总结。陕西的陵墓多,遗址多,这些未来都存在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汉阳陵在大遗址保护上做了积极的尝试。”吴晓丛说。

  张佳 本报记者 赵争耀 

  • 三秦都市报手机版
 
     标题导航
   第A01版:微报纸
   第A02版:重要新闻
   第A03版:重要新闻
   第A04版:重要新闻
   第A05版:重要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三秦城事
   第A11版:三秦城事
   第A12版:三秦文博
   第A13版:产业经济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时事新闻
   第A16版:广 告
   第K01版:三秦资讯
   第K02版:三秦资讯
汉阳陵是大遗址保护展示的创新实践
《遇见国宝: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巡礼》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