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打通发展新路径
7月11日,陕西2023年二季度全省重点项目观摩(陕北片区)活动第三站,来到神木神信循环经济产业示范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忙碌专注,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园区在建项目有电厂和化工两个板块,项目为煤化工和盐化工耦合项目。”信发集团神木神信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介绍,其中,化工板块紧紧围绕煤炭高效转化利用及BDO下游精深加工,主要以煤炭高效分质转化利用为产业基础,提高项目的含“新”、含“绿”量,实现低附加值化工原料向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转化。
项目建设总投资额772.2亿元,年度投资50亿元。占地约1.5万亩,主要建设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120万吨/年BDO(1,4-丁二醇)、60万吨/年PBAT(可降解材料)、40万吨/年氨纶新材料、10万吨/年电子级NMP(N-甲基吡咯烷酮)、30万吨/年醋酸、10万吨/年醋酸乙烯等生产装置,以及2×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和相关配套工程。
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60万吨/年煤基可降解生物材料、10万吨/年电子级NMP产品、40万吨/年高端纺织材料氨纶等16种产品,实现低附加值化工原料向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转化,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效能。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产值567万元,亩均税收98万元,带动就业约7300人。
目前项目2×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已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年底具备发电并网条件,项目整体预计2026年全部建成投用。
科技创新带动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发展
毛乌素沙漠腹地,这个曾经阒寂千年的荒原。2021年8月3日,国内首套上下游一体化大型乙烷制乙烯项目正式投产。这一天,这里见证了乙烷裂解制乙烯自主技术“0”突破奇迹的诞生。
陕西2023年二季度全省重点项目观摩(陕北片区)活动第四站,来到榆林市榆横工业区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项目总投资额104亿元,在2022年已经建成投用。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后创造出了新中国石油化工领域的多个第一,有力推动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兰州石化公司副总工程师、兰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谢恒说,项目投产至今,在近2年的生产运行中,共接收乙烷182万吨、生产乙烯142万吨,乙烯收率78.09%,生产高密度聚乙烯产品67.9万吨……带动了榆林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发展。
“项目亮点和创新举措,主要体现在‘两个领先’和‘两高一强’。”谢恒说,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国内第一套利用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乙烷裂解制乙烯技术建成的大型乙烯生产装置。乙烷裂解制乙烯核心技术的突破,中国石油有条件从自产天然气中分离出乙烷,作为乙烯生产原料,实现优质原料、技术和产业化应用的系统结合,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此外,技术、经济指标领先。与其他原料制乙烯工艺相比,具有投资成本少、乙烯收率高、综合能耗低、流程简洁、容易操作等特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同时,智能化程度高,公司整体管控向“智能化、协同化”转变。项目2022年9月全面投产后,亩均产值234万元,亩均税收13万元,带动就业约1100人。
高端煤机装备迈出发展大步伐
作为我国领先的以煤矿综合采掘机械设备研发与制造为主的高端煤矿装备供应商,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该公司与榆林市成立陕西榆能创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榆林煤机装备制造项目,为榆林市在煤机装备本地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陕西省2023年二季度全省重点项目观摩(陕北片区)活动第五站来到了上海创力榆林煤机装备制造一期项目现场。
“该项目于2023年1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亿元,年度投资1.8亿元。项目主要建设煤机装备制造生产线、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可生产采煤机10台、掘进机20台、乳化液泵5台及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4-5套。”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良希告诉记者,该项目建成后,为当地和周边煤矿提供各类先进高效的煤矿机械,将助力榆林市区域煤矿工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装备制造业价值链迈向中高端。
该项目亩均投资266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产值532万元,亩均税收40万元,带动就业约300人。目前,项目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联合厂房A区钢梁、钢柱、系杆等安装完成,联合厂房B区正在进行级配碎石回填,室外工程正在进行放线开挖施工,预计2024年全面建成投产。
延长气田产能项目跑出“超速”
延长石油150亿方产能增能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端牢能源“饭碗”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我省民生用气保供和贯彻落实中央、省上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7月11日下午,陕西省2023年二季度全省重点项目观摩(陕北片区)活动第六站来到延长石油靖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
“项目开工4个月完成60%工程量,创延长内部同类项目最快速度。”延长石油采气二厂项目负责人晁肖哲介绍,靖边区域新建产能19.1亿方,是150亿方产能增能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至2025年计划总投资103.1亿元。项目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衔接有序”的建设思路,对靖边区域产能建设划分3个批次进行实施。
“项目之所以能‘超速’进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晁肖哲说,手续审批方面,项目采取“标准地”模式供地,缩短土地审批时间四个月。服务保障方面更快,市、县成立工作专班,按月召开项目推进会,实施“并联办理、容缺受理”等助企举措,全方位保障项目落地建设。同时,项目采用“会战”式施工,采取“大项目”运行机制,举全公司之力保障项目建设,通过全过程管控、全链条监督、全方位保障,抓质量、保安全、提效率,开工4个月完成60%工程量。项目今年3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完成投资28.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0%,力争提前建成投产。
项目建成后创造就业岗位500人以上,年创造工业产值23.56亿元、创造税收2.02亿元,亩均产值604万元,亩均税收52万元。2023年年底建成投产后,将为全省稳增长、保就业以及天然气民生保供提供有力支撑。
文/图 本报记者 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