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毅伟)7月11日是头伏的第一天,许多医院都开展“冬病夏治”,趁热打“贴”,冬病夏治三伏贴来啦!昨日,记者采访了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安军明。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学中防治疾病最具特色的疗法,“三伏贴”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夏日的“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这个时期人们的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毛孔张开,经络气血涌盛,中医便利用这一“天时”,运用中医特色穴位贴敷疗法,使得药物渗透皮肤,刺激穴位来疏通经络,扶助人体正气,调整机体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并为秋冬储备阳气,防止以往在冬季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复发。
“三伏贴”能治疗这些症状
安军明说,“三伏贴”主要治疗下列症状:亚健康调理:适用于四肢寒凉怕冷、易感冒、阳虚型体质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适用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适用于慢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关节疼痛类疾病:适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膝骨关节痛等。
“三伏贴”贴敷注意事项及禁忌
“三伏贴”贴敷时间:头伏:7月11日-7月20日。中伏:7月21日-8月9日。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因药物的作用,贴敷后局部皮肤会有微红、轻微刺痛、瘙痒或发热感,属正常现象,不影响疗效;若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须及时来院正规处理,防止感染。贴药处避免挤压,建议留置4小时;贴敷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大量出汗而致贴敷药物移位或脱落。
贴敷治疗时期,禁食冷饮、寒凉瓜果、辛辣刺激食物以及海鲜等发物;孕妇及严重皮肤过敏者、严重瘢痕体质者禁用;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发作期、急性咽喉炎、发热、呼吸系统或其他系统存在感染的患者也不宜用此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