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要点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3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3年二季度全省重点项目观摩(陕北片区)特别报道

天益高端阀门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突破“卡”脖子难题,把本土制造的设备卖到国外去,创立中国品牌……延安鑫尔特泵阀科技有限公司用科技硬实力做到了。

7月12日,陕西省2023年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陕北片区)活动第七站来到延安高新区天益高端阀门研发生产项目现场。

“我们生产的高端智能阀门,相对传统阀门开关更加灵活、更加方便,具有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灵活性特点。”延安鑫尔特泵阀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天佑说,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延安智能制造注入新鲜活力。

项目建设从2022年4月开始,总投资10亿元,年度投资3亿元。项目主要建设高端阀门智能工厂、研发中心及配套辅助设施。购置进口品牌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立式车床、综合性能试验台、ERP、MES等国产先进设备和系统258台(套),采用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实现加工、存储设备的智能化。

“目前项目进展非常顺利,建成投产后,我们将借助‘一带一路’,将产品远销国外市场,可实现年‘亩均’产值1000万元,‘亩均’税收65万元,带动就业约800人。”陈天佑说,天益阀门突破了国外高端阀门的技术封锁,成功实现了产品自产自销和产品出口,形成以能源化工为主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能源装备特种设备本土化制造。

目前,整个项目主体已经封顶,正在进行二次装修及设备安装调控。项目一期计划今年10月建成投产,项目预计2024年全面建成。

甘泉县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成“首位产业”

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延安市甘泉县现代农业有“八千里豆腐干、隋唐美水酒、绿色放心菜、劳山土鸡蛋”享誉省内外的“四张名片”。如今,甘泉县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成为首位产业,努力把农业基础优势转化为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仓储等新经济优势。

陕西省2023年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陕北片区)活动第八站来到甘泉县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及配套产业园项目,该项目2020年3月开工建设。总投资7.1亿元,年度投资1.75亿元。

“该项目占地270亩,建设7.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年产2万吨小米精深加工生产线1条、精酿苹果酒生产线1条、辣椒酱生产线1条、卤肉制品生产线3条、纳豆生产线1条、智能植物工厂1座、矿泉水及果汁饮料生产线7条、一次性餐盒生产线2条、一次性塑料袋生产线5条。” 甘泉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郝永杰介绍,该项目依托甘泉现有农业产业基础和资源要素优势,全面建设以豆制品、果蔬杂粮、禽蛋制品、酒水饮料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集聚区,横向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纵向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延链释能、集群发展,协同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有机融合,着力构建衔接紧密、系统集成、功能互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力打造全省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示范县、西北地区农特产品生产供应集散地。

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产值330万元,亩均税收10万元,带动就业约600人。预计2024年全部建成投用。

延安实现物流产业和农业高度融合发展

快递物流一头连着企业生产,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不管是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还是工厂的生产原料、成品等,均依赖畅通的快递物流。随着延安物流产业的不断完善,延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和生鲜产品将能更快更便捷地销售到全国各地。

陕西省2023年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陕北片区)活动第九站来到延安市甘泉县中通快递陕北(延安)智能科技电商产业园项目,该项目2021年7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亿元,年度投资5000万元。

“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大大缩短物流时间,一方面因为智能科技电商产业园项目在智能方面运用科技力量替代人工;另一方面,在物流程序环节也缩短了时间。”中通快递陕北(延安)智能科技电商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刘江说,延安当地特色产品丰富,有苹果、小米、红枣等,以前,特色农产品通过物流发往全国各地,要送到西安分拣,这个项目建成后,就能在延安当地进行分拣后快速分销至全国各地,实现物流产业和农业高度融合发展,为当地产品走向全国大市场开辟了新的通道。

刘江介绍,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新建一栋3层快递分拣车间、一栋2层快运分拣车间、一栋6层综合倒班楼以及其他附属设施。二期正在规划设计。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产值300万元,亩均税收10万元,带动就业约1000人。目前,项目一期分拣车间主体工程全部建成,综合倒班楼加快精装修,预计8月建成投运。

延安首个百万千瓦级绿色燃煤电厂双机投产

连日来,延长石油富县电厂项目2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的消息,让建设者们无比振奋。自此,延安首个百万千瓦级绿色燃煤电厂实现双机投产,为革命老区发展注入动力。

陕西省2023年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陕北片区)活动第十站来到延长石油富县电厂,该项目一期工程占地1550亩,建设2台100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公辅设施、铁路专用线和堤防工程等。

“项目建成后,亩均年产值360万元,外送电力可满足湖北、安徽用电负荷增长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延安高端能源基地建设,推动延安经济转型发展。”陕西延长石油富县发电公司总经理范庆喜介绍,延长石油富县电厂是陕武电力外送通道的重要电源点,延安市依托延长石油富县电厂、大唐延安电厂、黄陵店头电厂及规划中的延长石油富县电厂二期、大唐延安电厂二期、黄陵店头电厂二期等大型煤电项目建设,基本形成了“煤炭采掘+煤炭转化(新能源)+电力外送”的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千亿级的煤炭电力产业集群,依托陕武、陕皖两条外送电力通道建设,大力发展智能绿色开采,坚持走风光火储一体化发展道路,坚持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

该项目总投资85.8亿元,年度投资7亿元。一期工程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2023年5月24日1号机组顺利投产,7月8日2号机组顺利投产。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产值37.6亿元、税收2.77亿元。二期工程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两期项目建成后,可直接解决就业12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2000余人。

果农在“甜蜜事业”里奔小康

来到苹果之乡的洛川县,感受最深的是,手机成为“新农具”,电商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科技赋能让洛川苹果产业的步伐不断加快,苹果产业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科技的飞越。

陕西省2023年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陕北片区)活动第十一站,也是此次重点项目现场观摩的最后一站,7月12日下午,观摩团来到洛川县苹果产业集群一期项目。

在洛川县延刚果业公司,今年已有1.5万吨苹果发往全国各地。“我们今年打造的苹果精深加工项目,计划建成7000吨苹果贮藏库、5000平方米分选车间,配备4通道智能苹果分选线、数字化苹果脆片加工设备、苹果罐头加工设备。”延刚果业公司负责人郝延刚说,他们的企业只是洛川县苹果产业集群一期项目其中的一部分。

洛川县苹果产业集群一期项目2023年1月开工,总投资17亿元,年度投资5亿元。项目建设内容为依托洛川县苹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全县推广建设苹果产业集群。主要完成提升改造果园2万亩,苹果花期立体式防冻5万亩,配置新型果园机械5000台,增施有机肥50万亩;建成小型冷气库5000吨,完成5万吨旧冷库(箱装)提升改造,建设预冷库1万吨;建立4个镇级、10个村级苹果仓储交易市场;建设1个苹果防雹网厂、1个苹果纸箱包装厂。

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产值3万元,年税收1870万元,带动就业约5.5万人。目前项目已完成新建矮化密植标准园2万亩,增施有机肥50万亩,立体式防冻5万亩,配置新型果园机械3100台,预计2024年全面建成。

文/图 本报记者 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