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60余年的发展,地处雁塔区东仪路上的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近年来,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学成果屡创新高,社会美誉度、家长满意度不断攀升。围绕新时代下的教育新要求、新变革、新思考,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如何在新时代教育发展变革的浪潮中找到学校的突破点、着陆点的?记者专访了丁宝林校长。
深耕教研促改革
“抓教研,深耕教研”。丁宝林找准了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在练好“内功”的同时,学校还着眼于“引进来”——与中国教育学会等权威教研单位展开密切协作,引进先进的教改理念和教改成果,在校内大力推进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学情诊断与评价课堂教学改革;同时,为进一步优化教研模式,大胆探索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课例研究教研模式高效的课堂改革,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行为得到转变,构建了绿色高效的课堂生态,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这两项改革,学校的教育教学有了质的变化。”丁宝林总结道。
创新思路谋发展
“尤其是今年的高考,经过三年的努力,学生们的表现可以用全面提升、高分突破来表示”,丁宝林对于学校今年的高考成绩感慨颇多。
“常规教学理念固然‘稳妥’,但要走在前列,就要打破常规。”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将“为了每位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作为办学理念;坚持“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为办学宗旨;坚持“124”模式为办学特色。丁宝林介绍说,“1”是一条管理主线,针对的是学校管理方面,始终坚持“制度立校、质量强校、教研兴校、特色名校”这一主线;“2”是两个“基于”的探索,面向的是教学管理方面,持之以恒坚持前述的两项改革;“4”是四个习惯培养,围绕的是学生培养方面,把“讲卫生、懂礼仪、守规则、会学习”等四个方面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
目前,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已经构建起了“以文化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主题班会为主阵地、以四个习惯培养为抓手”的较为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具有创新思想、创新能力,且对国家、社会、家庭有所贡献的人。”丁宝林说。 本报记者 吕雷
校长寄语
高中三年生活好似一次登山之旅,希望同学们:爱你所爱,爱你所选。唯有热爱你所做的事,努力和付出才会快乐,跌倒和坚持才会无怨无悔。热爱会让新知变成你每天的目标和方向,热爱会激励你在想要放弃时咬牙坚持,热爱会助推你拓展、突破生命的维度。在这个美好的新时代,希望你们在时代的浪花翻涌中保持那颗不甘平庸的心,勇敢向前,保持热忱,奔赴下一场山海之约!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