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C07版:梦想之花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5日
这封“暑假安全提醒信”既实用又贴心

为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7月6日,安康市教育体育局发布《2023年暑假安全致广大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和孩子注意严防暑期涉及学生的各类事故发生。家长普遍点赞,这份“暑期安全提醒信”普及了安全知识,既实用、又贴心。对信中提到的要点,记者为您进行了梳理。

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内容、知同伴、知归时。切实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两会”,“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两会”:发生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报告;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严防交通事故发生

教育孩子要走人行道。穿越马路或路口,要走人行横道线,特别注意过往车辆,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不要在道路上相互追逐、打闹、嬉戏,不要边走边看书报或手机。

年龄在12岁以下不得骑自行车上路,16岁以下不得骑电动车上路,更不能骑摩托车上路。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不闯红灯,不走快车道,不在路途中打电话、玩手机等。

严防居家事故发生

家长要教育孩子居家时特别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防止发生触电、烫伤、中毒、火灾等安全事故。外出时要关好炉灶开关,电器开关,电器不宜长时间使用,不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教育孩子发现火情沉着应对,不得逞能上前扑火,及时报告家长,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

要做好家庭阳台、窗台、楼顶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教育孩子不攀爬,谨防摔伤、坠落;教育孩子不向楼下抛扔物品。

守护孩子心理安全

家长应该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样。用发现的眼光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

发现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负面情绪时,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感受;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孩子的信心,并与孩子一起商讨解决办法,帮助孩子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严防网络诈骗和沉迷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上网过程,教给孩子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让孩子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家长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或网络支付端的密码,不要随意泄露。教育孩子注意信息安全,不将本人、家人及他人的重要信息在网上发布,不随意在网上结交朋友,不沉迷于网络或电子游戏,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家长要配合学校、教师做好假期家访工作,家长要帮助孩子合理制定暑期学习计划,并监督孩子保质保量完成,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加强亲子共读,在阅读中与孩子一起感受文字魅力。

引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身体素质,健康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家长可为孩子安排适量家务劳动,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假期生活。

本报记者 赵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