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细品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7日
与小暑相会

新华社发

■陈裕

夏日悠长,燥热渐起,节气将打开又一个门庭,小暑便循时而至。

与小暑相会,知其所以,天地畅享。

“小暑至,盛夏始”,小暑是大地进入盛夏时节的开始。小暑一到,天气变得无比炎热,大地迎来了一年中气温最高、降雨最多最频繁的“三伏天”。万物在高强度阳光的连续照射下、在狂风暴雨的击打中,都显得昏昏欲睡、垂头丧气。不过毕竟这是一个美好的节气,它的优美之处在于三候的况味:一候温风至。持续的艳阳普照,使得大地酷热无比,连吹来的风都是温热的。这样的情愫给予可是无法拒绝的。二候蟋蟀居宇。随着热风来袭,田里的蟋蟀热得团团转,赶忙举家搬迁,躲在庭院的墙角里避暑,以求暂时的凉快。《诗经·七月》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说的就是这一现象。由此,生命于小暑可都有着敬畏之心呢。三候鹰始鸷。地面温度继续上升,连老鹰也热得受不了了,纷纷盘旋在天空中,毕竟上面的空气要凉快一些。

与小暑相会,解暑是必须的。上小学和初中那会儿,一到小暑时节母亲常常做一碗酸梅汤给我们兄妹三人,那味道酸酸甜甜、凉凉爽爽,最是难忘。我们边喝着汤边听着母亲讲述小暑节气的故事,一场传统文化的普及就在一碗汤里氤氲而成。此后,我喜欢上了有关节气的知识,在传统民俗里感知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做一回精神的洗礼。

解暑的食品还有许多,在我国很多地方,有“小暑吃藕”的习俗。除了吃藕之外,在南方的一些地区,小暑前后是吃黄鳝的好时节,有着“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西瓜是特别好的消暑补水的水果,中医中有一个消暑的名方叫“白虎汤”,而西瓜因为有同样的功效,也有着“天生白虎汤”的美誉。

与小暑相会,看暑热堆积。暑热铮铮,铺天盖地。天热难挡时,草木最是欢愉,它们的绿更显深邃。小暑为稻田铺就高光时刻,稻秧长势旺盛,整个旷野都一派葱绿。阳光充足,农作物和杂草比肩生长,因此有农谚说“小暑连大暑,薅草莫踌躇”。这让我想起乡村居住那会儿烈日暴晒,稻田里酷热难耐,但乡村人仍需每天劳作,给田地里的庄稼除草,倍觉劳动人民的艰辛。

与小暑相会,品诗意之美。小暑中的诗词反映着人们对这一节气的认知,让民族的文化绽放出瑰丽的色彩。“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这是宋元时期诗人方回的小暑。唐朝元稹的小暑是这样的——“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宋朝晁补之说“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金朝庞铸感慨“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宋朝韩淲谓曰“申祷山川便作霖,耘苗时候想田深。且欣小暑能如此,更愿新秋得似今”。凡此种种各类诗句,皆品味着小暑的内涵,小暑的诗情画意在盛夏时荡漾。

与小暑做一次相会时,感念天地悠远,人文绚烂,节气之美充盈其间,是以能千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