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微报纸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1日
“生态治理看榆林”
记录新时代榆林在生态治理上的巨大成就
本报榆林讯(记者 刘美)7月20日,由陕西日报社联合全省各地市党报(融媒体中心)组织开展的“生态治理看榆林”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活动在榆林启动,活动为期两天。

此次全媒体调研采访活动选题主要涉及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等。采访团成员分为东北线、西南线两队,深入榆阳、定边、靖边、神木、佳县、米脂等地,用自己手中的纸笔、无人机、摄像机等工具,去记录新时代榆林在生态治理上的巨大成就。

20日,西南线采访团成员先后深入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示范基地、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石光银治沙展馆以及白泥井镇四大号村狼窝沙,采访塞上儿女不畏艰难、开拓创新,将一株株鲜活树苗种植在广阔的大漠间,使陕西成为全国首个完全“拴牢”流沙的省份,推动榆林市荣膺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创造出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奇迹的治沙光辉伟业。

东北线采访团成员来到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能源集团神延西湾露天煤矿,采访了我省最大露天煤矿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以及实现矿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相关情况,品味生长在复垦土地上甘甜解暑的西瓜、甜瓜;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采访团成员详细了解了全国最大智能化矸石填充系统的操作流程,现场感受到了该项目的“智能化”和“低碳化”;在神木市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全国劳动模范、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张应龙二十年科学治沙,带领乡亲“沙里淘金”的事迹让采访团成员感慨良多;在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采访团成员深入感受了它的迷人魅力,近距离聆听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欢快的鸟鸣声,也为红碱淖近年来在生态治理上一系列卓尔有成的举措点赞。

东北线采访团成员之一的榆林传媒中心记者陈静仁表示,一天的时间,大家都是下车采访,上车写稿,非常辛苦,每个人都很累,但是采访团成员不放过每一个新闻点,始终认真对待。作为榆林本地媒体,他从同仁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今后他将继续努力,不断挖掘榆林好新闻,讲好榆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