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创原总窗口临潼番茄谷创新协同基地的智能化温室里,一串串大小均匀、色泽鲜亮的小番茄映入眼帘,在绿叶的映衬下,如红宝石般。智能巡检机器人和喷雾机器人在各自的轨道上有序地忙碌着。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临潼区的国家级番茄种子生产基地,感受了高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魅力。
“只需要设置好程序,智能巡检机器人就会自动工作,这个设备的前后都有自动传感器,巡检过程中遇见障碍会自动停车。” 智能化温室的技术人员訾永福向记者介绍着这里的“秘密”。
在智能化温室里,记者看到,自动播种机、自动苗盘清洗机、催芽室设备、采摘机、水肥一体机也都已经投入使用,处处传递着现代农业的气息。“过去,工人在棚里一干就是一整天。现在不一样了,在智能化温室里都是电脑控制,让干农活成了一种新时尚。”訾永福笑着说。
据了解,临潼区作为国家级番茄种子生产基地,番茄制种技术国内领先,全区番茄制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年产番茄种子3万公斤以上,目前已形成15家以生产、育种、研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番茄制种公司,拥有金鹏、秦皇、西优等40多个优质番茄品种,其中小番茄粉果品种全国同类产品市场占比40%。为了把种子这个“芯片”牢牢攥在手中,临潼区谋划并建成了占地160亩、总投资3.67亿元的这个基地,该基地也已获评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罗文艳 本报记者 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