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段林蕊)7月21日,省生态环境厅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陈峥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国控区域点位V类水比例保持在17.4%以下,新增完成1424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5%,累计完成117个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重点区划定,推动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理、分级防治。“目前,西安、宝鸡、咸阳等7个设区市已全面启动调查和划定工作,计划2024年完成10个设区市重点区划定并落实管理职责。”陈峥说。同时,开展化工产业聚集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已完成全省23个化工产业聚集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并积极推进调查成果应用。
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印发《陕西省“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截至6月底,已有5个市、66个县(市、区)完成了本辖区“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印发工作。
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和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推动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落实相关法定义务,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和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有效防范新增污染。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工作,指导化工园区等重点污染源开展地下水污染分类管理,开展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在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方面,今后全省农村污水治理后要基本实现“三不到”,即看不到污水横流,无污水直排环境水体;闻不到臭味,不在公共空间或房前屋后形成黑臭水体、臭水沟、臭水坑等;听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为群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