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峰
读过张建宇的长篇小说《冬日的火花》,我觉得这是一部现实主义新力作。
古希腊哲人曾经说过,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时代与社会不能任由我们选择,我们只能既定地演出时代与社会赋予我们的剧本——这就是现实。人,不可能改变现实,但是,人却能改变自己。这是我读过张建宇这部小说强烈的艺术感受。
人要改变自己,必然产生与现实对立与和解——这个矛盾演化从平缓到激烈直到最后归于消解,这个过程为文学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提供可能或者不可能,一个作家艺术才华的高低,就在这里体现出来。
小说叙事线索是两个家庭背景相近的主要人物容建与陆锋的人生成长为两条既平行又交错的情节,来展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转型期间的生活状况,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尤其是青年人的理想、苦恼和追求个人最大社会价值的实现,这必然与并非我们选择的社会舞台发生种种的矛盾冲突,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社会面貌之横断面,而这个横断面便是这部长篇小说的全部内容。
《冬日的火花》有着明显“自叙传”艺术色彩——不敢断言容建就是作者本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主要人物形象里必定有着作者自己的影子,或许是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这部长篇小说是张建宇先生的首部作品,那么,这“自叙传”的色彩就更为明显——因为自叙传的重要特征就是按照人物的历程来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历程来自生活,而生活的逻辑是真实的,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凡是在生活中上演的剧本,都是真实而生动的,只要抓住这真实而生动的场面,才能写出精彩的文学作品。
不能否认作者的小说艺术才华,有了生活的基础,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重要的生活故事和生活场面来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塑造就要调动所能采用的艺术手法来成全、来丰满和写出“独特”的,能为当代小说史提供新的人物形象。就《冬日的火花》而言,所塑造的张建、陆锋主要人物形象,是路遥笔下孙少平、孙少安等人物在改革开放年代的生活演绎。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而每个人物都是在演出自己选择或者不能选择的舞台和剧本。
塑造人物,必须将人物放置在社会生活的巨大旋涡之中,让他们挣扎、呐喊,拼出全部的生命力量摇曳出性格的“火花”。《冬日的火花》通过主要人物的求学、就业、进城和创业的艰辛过程,也深刻地描写出他们精神蜕变和曲折动人的情感世界,立体地表现出了不甘在生活中沉沦的底层青年人物形象——而在艺术上,人物与现实生活的矛盾、情感矛盾和追求事业的矛盾愈激烈、愈尖锐,那么,人物的形象便丰满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者也许是凭借了自然的直观的艺术表现力,抓住了这个小说塑造人物的奥秘,着笔来写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为读者展现出当代社会70后一代青年的奋进史,展现出一幅敢于与自己的命运挑战,跻身时代大潮的青年群体形象。
有人说,人的命运是玄学。其实,人的命运是真实存在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无形中制约着人的命运。但是,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要改变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容建身上,得到艺术的体现。进城,做城市人,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乡村青年的渴望,也是改变命运的契机。如何进城,如何走进城市文明,对处在底层的乡村社会的青年来说,无非通过求学或者外出打工,张建宇抓住这个新的历史进程,把人物放置在我国现代化的历史变迁过程之中,所以,他塑造的人物明显具有时代的烙印,其心理流变与生活追求,也因之而呈现出斑斓的图像,因而,故事情节显得曲折而复杂,使得这部小说具有强大的艺术张力。
总之,张建宇的《冬日的火花》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品格的长篇小说,是一部能勾引起回忆的生活史。我相信,路更长,然而,将愈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