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三秦学生记者·校园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04日
如何将德育渗透到数学课堂中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抓住时机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其终身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立足课本,充分挖掘德育内容。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依据,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能够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德育有机融合。教师可以用刘徽、华罗庚等数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用插图、数学广角中涉及的排队、节约用水、遵守交通等内容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教师要积极拓展思路,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学习环境。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给学生展示更多的学习内容。

开展丰富数学活动,提升德育教学成果。在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能有效进行德育渗透,提升教育效果。教师可以把德育融入其中,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认清数学学习的价值,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利用课堂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课堂上,教师的课堂评价具有导向作用,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教师在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微小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发展起到正面导向作用。

结合多种课程,跨学科德育渗透数学。要想将小学数学与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并让学生全方位成长,就需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不仅为数学知识提供多种多样的教授方式,也使得德育教育形成更高的表现层次。在教授“里程表”时,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地理、历史信息,在解决里程表问题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接触现实世界,注重贴近日常生活。教师可以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有效利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做到言传身教,树立正确品德榜样。教师通过规范自身言行能够对学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树立正确品德榜样。教学中,教师讲解细致耐心、语言简洁规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能带动并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用心对待学习和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数学教学是饱满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数学文化和数学科学精神,能够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例如教授“圆的周长”时,介绍祖冲之等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事迹和成就,增强文化自信。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将德育渗透其中,以创新的措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收获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西安市碑林区何家村小学教师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