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详细列出了九项重点任务:建立原料供应基地、培育壮大产业链群、发挥示范领跑效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物流仓储水平、建设协同研发平台、构建完善标准体系、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拓宽品牌营销渠道。
其中,在建立原料供应基地方面,鼓励各市、县、区因地制宜、统筹资源,依托陕西“3+X”特色农业布局,加快推进蔬菜(含食用菌)、畜禽、水产品、粮油、调味品等预制菜原材料基地建设,通过发展“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打造高品质预制菜原材料供应基地,确保产业前端可持续稳定供应。
在培育壮大产业链群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区,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禀赋优势,立足现有预制菜产业基础,依托“开发区”“园中园”模式发展预制菜产业,强化用地要素保障,引导产业加工生产、物流配送等相关配套企业集中进区入园发展,培育链主企业,延链补链强链,规划布局产业集群。
在拓宽品牌营销渠道方面,鼓励预制菜企业走出去发展。支持国家、省、市三级老字号品牌企业经典菜品、各级餐饮(食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转化发展预制菜,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全面实施信息赋能,丰富数字消费场景,拓展全业态营销渠道。
本报记者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