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1月5日晚,在漫天烟火的照耀下、在欢快悠扬的歌声中、在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启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共同领略这场冰雪盛宴。
冰雪节全市公休1天
“这里宛如冰雪王国,特别壮观!这座城市非常洋气!人非常热情!我很喜欢。”在开幕式现场,山东游客王家琪和朋友连连为“尔滨”点赞。
冰雪节,对哈尔滨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假期。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4年哈尔滨市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1月5日全市公休1天。
本届冰雪节围绕冰雪节庆、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冰雪体育等七大板块,推出百余项特色活动。自1985年哈尔滨举办首个以冰雪活动为主题的国际性节庆活动以来,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成为与日本札幌冰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齐名的四大冬令盛典之一。
不仅有排队打卡的冰雪大世界,还有市井气洋溢的红砖街早市,行李箱摞成小山的洗浴中心,排号起码一小时的铁锅炖……冰雪节,只是为近来火出圈的“尔滨”再添把火。
这几天,来自广西的11个“砂糖橘”引发网友“追更”。这群小朋友北上研学,受到“尔滨”无微不至的照顾。冰雪节当天,广西方面传来消息,多批砂糖橘紧急发往冰城,赠送东北“老铁”“投橘相报”。
中国旅游研究院1月5日发布的“2024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中,哈尔滨位列榜首。2024年元旦3天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均达到历史峰值。
“尔滨”出圈,为什么?
有人说,这一切缘于“尔滨”变了。切块摆盘的冻梨,新鲜出炉的索菲亚大教堂甜点,1.5米长的冰糖葫芦,撒糖的豆腐脑,用勺子吃的烤红薯……这座东北城市仿佛一时间开悟,让人们感到“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年冰雪季都喧嚣热闹,陌生的是旅游业催生出一系列“倾我所能、尽我所有”。
“南北方在饮食、语言习惯上存在不少差异,我们尽量满足游客的需求。”哈尔滨一家餐厅的服务员周立娟说,以往人们熟知东北人语言的霸气和豪爽,如今出圈的“公主请上车”“王子请吃饭”则代表着“尔滨”的热情与友善。
看似偶然,“尔滨”的爆火实则有迹可循。“我姓哈,喝阿哈,五湖四海谁都夸……”去年9月以来,哈尔滨文旅部门策划推出颇具“网感”的宣传片,“欢迎来北境”“霍格沃茨哈尔滨分校”等符合年轻人喜好的短视频密集发布,为冬季旅游积累人气。
一波波热度袭来,“尔滨”继续“上大分”“一天一个新花样”。地铁方面推出免费“地铁摆渡票”,文旅部门发布大雪人地图和旅游攻略,中央大街为地下通道铺地毯,交通指示牌被连夜更换,暖心志愿者免费提供红糖姜茶……
“哈尔滨厚积薄发,为这波爆火做足了准备。”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说,游客满意度高不高、经营主体竞争力强不强、发展动能新不新,是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必答题。要以游客满意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冰雪旅游商业环境,打造更为便利的基础设施和高质的公共服务。
“在绝对实力和真诚面前,任何技巧都不足以破解‘网红’变‘长红’的难题,期待哈尔滨和更多城市以更高的智慧、更久的耐心,夯实城市旅游发展的硬基础和硬实力,拥抱文旅消费的春天。”戴斌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