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要点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6日
省人大代表刘瑞红:
将“小蔬菜”做成“大产业”

冬日里,走进忠诚蔬菜产业园大棚,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蔬菜正铆足了劲儿往上“蹿”,生怕辜负了这寒冬中的“温暖”。省人大代表,安康市汉滨区建民街道办事处忠诚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陕西安康天瑞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汉滨区忠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瑞红如往常一样,仔细查看着蔬菜长势,叮嘱村民注意事项和栽培细节。

多年来,刘瑞红带领村民从修通水泥路喝上安全水做起,种上“智慧菜”带动一村富,延伸产业链将“小蔬菜”做成脱贫“大产业”。刘瑞红履职尽责,凭借着“忠”与“诚”,用满腔热血为周边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新的希望。

汉滨区忠诚村地处月河口岸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距安康市区仅4公里,交通便利,当地有种植蔬菜产业的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零散种植的生产规模小,品种多、乱、杂,栽培技术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等原因,蔬菜产业并不兴旺,群众增收十分困难。

刘瑞红一步步从成立忠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蔬菜种植技术、生产资料采购供给和信息服务,到建立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再到注册成立陕西安康天瑞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灵活运用土地入股、流转、托管等方式,扩大特色产业规模,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当地农民走科学发展的种植蔬菜道路。

在刘瑞红的带领下,公司坚持走“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线,按照“企业抓两头,合作社搞服务,农户为主体”的园区运行机制,以“智慧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科技农业”为发展方向,依托“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工作机制,通过基地直采以及与联建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蔬菜保供基地等统一育种、统一采购、统一质量管控、统一收储销售、统一标准化生产,共用商标等方式,从源头保障了蔬菜品种的优良性、技术的先进性,同时调动了主体和基地的种植积极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发展质效,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同时,公司通过同步同业、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入股分红、生产托管、返租倒包等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在土地入股、承包经营、务工用工上实行“三优先”,在种苗、大棚、技术上实行“三免费”,将农户紧紧镶嵌在蔬菜产业链上。加快蔬菜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价值链,实现农户增收益、村集体增实力、产业增效益的“三增”效果,让更多的群众走上了共富路。

对于下一步打算,刘瑞红说,黄土地长出金疙瘩,种菜圆了致富梦。“现在忠诚村再也不是让人敬而远之的‘穷窝窝’,而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本报记者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