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城事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7日
让传统面塑“潮”起来
面塑非遗传承人和学生一起捏“祥龙”

乔文君教孩子们做面塑。 本报记者 谢斌 摄

本报讯(记者 谢斌)揉、搓、捏、切,一块普通的面团在乔文君灵巧的手中很快变成了各种造型的龙年吉祥物。他捏出来的“龙”昂头扬尾、体态矫健,如腾云驾雾般活灵活现。龙年即将到来,从1月初到春节前,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乔文君每周会不定期带着阎良区的小学生们捏面塑“祥龙”,让传统面塑“潮”起来,也希望让更多人喜欢上面塑。

1月15日,在西安市阎良区实验小学内,阎良区非遗传承人乔文君正带领孩子们制作以龙为主题的面塑作品。同学们围在桌前,忍不住用小手捏一捏桌上准备好的各色面团,随时准备着开始动手操作。

“乔老师今天教我们做中国‘龙’,在龙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感觉也特别有意义,我要认真学习传承这门技艺。”一位同学告诉记者。看到同学们如此热情,乔文君很是欣慰。他告诉记者,捏“祥龙”让传统面塑“潮”起来,就是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感受面塑魅力。

今年31岁的乔文君从小在家里就喜欢做饭,喜欢蒸馍,烙油锅盔。2008年初中毕业后,就去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学院学习厨师。乔文君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学习面塑上,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份执着背后的动力是什么,他只能解释成“喜欢”,发自内心喜欢这项民族传统手工艺。

制作面塑的材料有特殊的要求,糯米粉、高筋粉、玉米淀粉、食用甘油、防腐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好后,要先烫、再蒸,然后再揉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使用。这个技术活恐怕更多的是经验的积累,后期揉捏造型,艺术上色,都需要面塑师反复练习,耐心加细心。

乔文君说,尽管这项传统的手工艺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财富,但他仍然因为一种“爱”在坚持,从没想过放弃。“这个民间艺术,我感觉我离不开它。”乔文君一直觉得做面塑是一种享受,被认可更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面塑,了解面塑,周末的时候,乔文君会专门带着作品在公园里现场展示制作过程,亲手教一些小朋友们来做,希望能够传承这项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