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教育环境下,课程思政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更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有助于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局限,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寓言、成语等。通过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小学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责任。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友善等。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这些元素,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其中的思想内涵。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课文中的思想道德元素。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加志愿服务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政教育。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讲解《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思政教育。可以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纪录片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的存在和合理性,培养学生们的包容性和合作精神。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创设情境引导体验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西安市碑林区何家村小学教师 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