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具有能为困难群众、小微企业、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特点,普惠金融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长安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立足陕西开展特色化经营,深耕普惠小微及“三农”金融服务领域,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全面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2018年至今,该行连续六年完成普惠监管任务,切实扛起省属国有金融企业的责任和担当。近三年,小微企业贷款投放近1800亿元,支持小微企业超13万户,2023年线下普惠小微贷款净增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实现普惠金融增量与扩量的高质量协同推进。
长安银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率先出台支持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12条举措、支持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13条实施意见。与铜川市政府共同开发光伏整村推进试点项目,创新并推出长期限、低利率(期限20年、年利率3.8%)的“乡村振兴-光伏贷”产品,这是协同推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改革建设工作的全新实践与探索。
在乡村振兴方面,长安银行紧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省的历史机遇,主动部署“两端发力”战略,聚力农业重点产业链和县域经济发展,信贷支持金额连创新高。涉农贷款余额496亿元,较2023年初增长76亿元,增长18.07%。全省革命老区贷款余额755亿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152亿元,两类贷款均保持高速增长,有力支持了重点区域发展。
在县域经济方面,长安银行积极创新研发更接“地气”的县域信贷产品,先后推出了“电商贷”“柿饼贷”“茶叶贷”“光伏贷”等十余款“乡村振兴贷”产品。加快普惠涉农业务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出首款数字化整村授信项目“优农e贷”,不断丰富县域农村市场互联网产品谱系。
长安银行小微业务的发展获得上级组织和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2023年,该行先后获得中国金融工会、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原中国银保监会陕西监管局、原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授予的多项荣誉称号,并获评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联合颁布的“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等。
本报记者 杨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