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办好民生实事,汇聚的是民心,关乎大局。2023年以来,西安市莲湖区委、区政府聚焦“三个年”活动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奋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把群众“身边小事”作为政府的“头等大事”,下大力气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创新性地办好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彰显了莲湖区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温度”与“幸福质感”。
“家门口”就业 稳稳托起群众幸福感
就业稳,民心安。可以说,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
2023年,莲湖区探索性推出“社区职通车”活动,把求职招聘会带进辖区里的广场、商业综合体、社区,力争把“家门口”就业送到群众身边;除了小型、近距离的招聘会之外,莲湖还完善了秦云就业莲湖掌上大厅服务平台,在许多社区建立了就业服务点和就业服务驿站。求职人群不管是登录就业掌上大厅,还是在招聘会、就业服务点、就业服务驿站登记求职,信息匹配之后,都会有工作人员与求职者联系推荐工作。目前,莲湖区已在全区建成“就业服务驿站”12个,设置“家门口就业社区服务点”78个。
自实施家门口就业服务以来,每月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左右,提供精准岗位推荐29275人次,带动实现就业13216人。2023年12月,莲湖区多维度建立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案例入选全国典型,被列入“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此外,截至2023年12月,莲湖区城镇新增就业1637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9%,举办各类招聘及进校园活动348场,提供岗位29.4万个。
守护“一老一小” 让家庭幸福更有底色
老人和幼儿既是每个家庭重点关注对象,也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底色,民生之于这“一老一小”,是最见用心用情之处,考验的则是社会治理的细心、耐心和巧心。
优化养老服务,是实现“老有所养”最基础的一环。近年来,莲湖区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可及性、便利性。其中,“老年便民餐车”是莲湖区探索的“家门口”助餐服务模式之一。自2021年起,为了切实解决好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莲湖区推进“中心食堂+社区餐厅+院落助餐点”三级助餐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了“莲心餐厅”老年助餐品牌,目前已建成各类老年助餐服务点70个,为老年人提供“饭菜可口、方便可及、价格可承受、安全可追溯”的“四可”助餐服务,助餐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同时,莲湖区大力推进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建成养老机构1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27个,设立覆盖全区142个社区的“居家养老驿站”,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拥有专业“服务管家”;普及“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建成了陕西省首家“虚拟养老院”,破解居家养老服务难题,入选2022年度全省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县(区)。
如果说,老有所养让“夕阳”更美,那么,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则让“朝阳”蓬勃。2023年,莲湖区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不断满足群众照护服务需求,全区认定普惠机构6家,在册托育机构52家,为群众提供托位3735个,筹建了全省第一所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2023年,莲湖区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婴幼儿照护示范区,并入选了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同时,莲湖区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区通过新建、改扩建、内部挖潜扩容等方式保障学位供给,新增学位2430个;莲湖第一初级中学(莲湖第三学校)顺利建成投用,远东二中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
家医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群众幸福“加码”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推进家医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莲湖区围绕扩大覆盖率、提高签约率、做实履约率,增供给、强内涵、提能力,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家医服务。2023年,国家卫健委卫生健康工作交流会还以《支持社会参与,做实签约履约,全面推进家医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题,刊发了莲湖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创新工作举措。那么,莲湖区的相关工作为什么会被全国认可?究其原因,那就是莲湖区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增加家医签约服务供给提高了服务覆盖面、通过强化签约服务内涵提高了签约率、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履约率、通过搭建“互联网+家医”签约平台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据了解,自“进格入网”工作开展以来,莲湖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对接247个党群服务站,组建486支家庭医生团队,在1382个小区完成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公示牌的挂牌工作。目前,已成立233个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涵盖142个社区、102.93万人口。
同时,莲湖区也在不断增强卫健服务能力,2023年,投入使用全市第一家区县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与陕西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区中医医院,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莲湖模式”和“西安样板”;在全市首家试点“卫星医院”,市红会医院卫星医院(西大街)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上述所有,只是莲湖区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莲湖区人民群众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感受着发展的温度。2024年,多谋民生福利,多解民生之忧,莲湖区将把更多惠民政策送到群众手中,把更多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上,把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送进千家万户,共筑美好莲湖家园。
本报记者 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