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市井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3日
安塞以“四个聚焦”实现“四个突破” 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安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年完成产值53.8亿元,荣获陕西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争先进位奖

“安塞山地苹果”品牌入选“2023年度最受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

2月3日,安塞区委二届六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李延武区长在讲话中表示,2024年,安塞区坚持以“四个聚焦”,实现“四个突破”,推进“四个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新光添浓彩。

聚焦“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做强先进制造。抢抓延安建设先进制造业示范区机遇,集中要素资源和环境保障,推动储能电池、碳化硅衬底等7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锚定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促进“三链一群”集企成链、集群起势、集新升级。加强投产企业监测调度,全面实行“一企一策”,推动天信管业、普驰高分子、油化科技等企业增产达效,以产能增加支撑产值增长。

夯实能源支撑。主动融入延安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建设。实施杏子川采油厂、长庆油田、延长采气三厂产能建设项目,新打井496口,生产原油205万吨、天然气26亿立方米。加快建设延长气田地面集输工程,启动延长石油新增10亿立方米天然气就地转化利用项目,实施华油LNG提氦、延长石油LNG闪蒸气氦气回收项目,年产氦气23万立方米,LNG产量突破51万吨。加快高桥镇200MW农光互补、建华100MW风电等6个新能源项目建设,年内实现并网发电;完成热电联产项目二期土建工程和设备购置安装,启动7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480MW。抢抓陕皖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机遇,谋划实施新一轮风电光伏项目。全年发电量突破11亿度、增长33%。

提档特色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大棚300座、弓棚200座,种植露地菜1万亩。改造老旧果园5000亩,创建富硒果园5000亩,打造高质高效示范园6个。新建万只肉羊育肥场1个、存栏200只规模肉羊养殖场10个,发展百万羽蛋鸡养殖基地1个、千头生猪养殖场3个。打造安塞“小碗菜”预制加工基地,新增冷藏、预冷库容4000吨;谋划建设活羊交易市场1个、定点屠宰场1个,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发展精细化加工、饲料加工、有机肥加工等企业5家。创建省级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24.24亿元,增长5.5%。

升级消费服务。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加快南沟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进度,启动茶坊红色村兵工厂旧址、王家湾村红色美丽村项目,实施冯家营、西营影视基地建设,力促黄土风情园投入运营。精心举办鼓文化艺术节、“乡村旅游节”等文旅赛事活动,申报2024-2026年度省级、国家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培育限上商贸企业8家、大个体6家,新建改造“延安味道”品牌示范店2家。全年培育“五上”企业19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26%。新建5G基站62个;建立文化和农产品直播电商体系,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亿元。

聚焦“三大动力”同步发力

在集聚吸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主动发挥“回塞投资”的乡贤招商优势,招引一批“三类500强”以及“国字号”“央字头”等行业领军企业。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引进内资40亿元,利用外资280万美元以上。紧盯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围绕“3个10%以上”增长目标谋划储备项目。严把项目谋划质量和储备成熟度,确保谋划转储备率达30%以上,储备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保持在开工项目3倍以上。紧盯计划实施的90个重点项目,强化各类要素保障,确保一季度续建项目全复工、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65%。

持续推进创新驱动。用好科技、人才、资本“三个大市场”,打造省级秦创原先进制造创新聚集区。加强与省市平台对接,在省工信厅支持下,在秦创原安塞促进中心设立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年入驻创新企业和机构27家以上,转化科技成果30项以上。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家。支持化子坪镇、招安镇创建省级科技示范镇。

持续推进重点改革。对区本级各类支持政策全面梳理、评估效果、立改废释。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培育“三权分置”典型村8个、宅基地盘活利用典型村3个,培育产业化联合体6个,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示范主体10个,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500万元以上。深入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企业服务提质”专项行动,做实做细“张思德文明服务+”和百名干部帮扶百家企业活动。

聚焦“三个层级”协同推进

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提升县城品质。加快城市开发,贯通城区过境线等市政道路。完成老旧小区内外基础设施改造二期、城区健康步道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和老化燃气管网改造。抓好消防通道、桥梁、管道、线路等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对症施策治理“城市病”。建设城市大脑指挥中心,实现“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城、一端惠全城”。在全省首个“秦政通”试点县区基础上,全域推进“陕企通”“秦政通”“秦务员”一体化服务平台。

促进乡镇发展。支持各乡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做亮乡土品牌,形成“一镇一业”,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建设和美乡村。以“千万工程”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省级4个、市级4个、区级5个。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全面推行“网格化”排查、“三色化”管理,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聚焦“ 三条底线”兜住守牢

在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开展“家门口就业服务”活动,新增城镇就业900人,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次,发放创业贷款3000万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对标“两项创建”标准,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评估验收。在高中教育改革基础上,再打造若干优质资源集中、教学质量跃升的初中、小学教育改革样板。深入开展以课堂质量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依托第三医疗集团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改造提升中心敬老院和3个区域敬老院,全面推广“融救助”机制。

守住生态保护防线。深入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拆除燃煤锅炉35台,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8900户,淘汰老旧柴油货车85辆,PM2.5浓度控制在26微克/立方米以下,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20天以上。扎实推进延河流域及支流综合治理,启动主城区、马家沟、五里湾等片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城区中水回用项目建设,实施延河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项目,确保延河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推进油气生态环境大整治,全面强化油气企业对所聘三方的管理责任。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6.8万亩,退耕还林提质改造2.7万亩;除险加固淤地坝10座,新建小型拦沙坝15座,实施白坪五里湾山洪治理工程,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守牢安全稳定红线。以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为抓手,落实“大数据+网格化+脚底板”机制,做到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紧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持续加强网信领域安全监管,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号角已经吹响,战鼓已经擂动。安塞区将以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敢为抓落实的精神,走宽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新光、添浓彩贡献更大力量。

刘旭东 郝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