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葛兰)近日,一名3岁儿童因空腹食用大量柿饼导致胃内形成巨大结石,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生提醒,元宵节过后,没吃完的元宵(汤圆)也不能过量食用,更要注意糯米制品对小朋友的潜在健康影响。
昨日,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医生任晓侠告诉记者,“3岁的小朋友睿睿,突然出现呕血、腹痛、体重迅速下降,并被诊断出重度贫血。”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其胃腔内有两颗巨大的结石,俗称“柿石”。原来,睿睿在春节期间,空腹吃了大量的柿饼,这导致了胃内的柿石形成,进而引发胃黏膜溃疡和消化道出血。
任晓侠说,柿子中含有的鞣酸和果胶,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与蛋白质等产生沉淀,尤其是在空腹时,胃酸多,更容易形成结石。大量的摄入、未成熟的柿子、食用柿子皮以及与高蛋白食物一同食用,都是增加结石形成风险的因素。幸运的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能够通过胃镜手术将胃石分解并取出。
而在元宵节期间,另一个健康隐患也不容忽视。西安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医生赵碧英介绍,元宵(汤圆)主要由糯米制成,糯米中的淀粉几乎都是支链淀粉,人体更易吸收,对血糖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热的糯米饭的血糖反应非常高,甚至超过白糖。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儿童,食用元宵时需特别小心。赵碧英建议,糖尿病患儿进食元宵时应计算数量(建议2个以内),密切监测血糖,规范使用降糖药物。
此外,元宵黏性强,容易引发窒息风险,特别是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家长们应确保孩子在进食元宵时能够充分咀嚼,避免噎到。煮熟后的元宵更加黏稠,不易消化,肠胃功能差的小朋友不宜多吃,凉元宵更是坚决不能吃。早晨空腹吃元宵也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加重胃食管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