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视频
3月1日,本报报道《小区电动自行车乱象何以积重难返》刊登后,引起相关部门关注。小区电动自行车乱象整改如何?公共充电站建设情况如何?针对乱停乱充电有哪些好的管理措施?当天,记者跟随消防、派出所、街道人员一起“回头看”。
当天下午,记者跟随新城区消防大队人员来到丰元新苑家属院,查看小区的整改情况,前一天随处可见的“飞线充电”已经消失,也看不到从住户窗口“扔”出的电线或插线板。消防大队人员还检查了小区公共充电站的消防设施配备,并提醒居民不要违规充电,避免引起火灾。
记者了解到,该小区是老国企的职工家属院,因为一些历史遗留原因,拆掉了一部分老旧住宅,其中还包括了自行车车棚,小区并不具备在原址加装充电设施的条件。
太华路街道平安办副主任李冲介绍,针对该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问题,街道一直安排专人巡查,入户宣传。不过由于老旧小区配套落后,充电桩设置严重不足,“飞线充电”问题在社区巡查间隙仍然存在。对此类问题,巡查时一旦发现立即进行整改。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满足居民电动车充电需求,经街道与物业沟通,已经在小区北门围墙处和南边5号楼东边找到2处地方,准备新建集中充电桩,预计新增150个充电位。
近日,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大队联合各街办、行业部门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不规范等问题持续开展排查整治行动。
消防人员介绍,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的具体问题包括:一是由于空间限制,小区、社区虽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但数量不能满足全部需求;二是充电桩长期闲置停用现象普遍,原因是充电桩设置位置不便于日常生活,且费用高于居民用电价;三是电动车自身质量问题,如车体老化,电瓶几经转手翻新,功率与原车不匹配,极易造成短路,引起火灾。
针对这些问题,消防人员建议:一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预留电动自行车充电集中停放区,并与周围建筑预留充足安全距离,设置多角度监控,增设悬挂式灭火器;二是规范充电桩建设企业相关制度,降低运营成本、电费标准,加强充电桩建设企业监管;三是增设防范设施,如在电梯轿厢安装电动车、电瓶阻拦探测器;四是持续提升各物业、企业、辖区群众对电动车安全隐患防范意识;五是对市场上二手电动车、电动车改装的店铺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强化行业标准。
同时,记者从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将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不规范等问题的排查整治行动,以确保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文/本报记者 文晨 葛兰 李佳 视频/本报记者 陈昭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