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5日,西安4所小学的千名毕业班学生一起感受碧波荡漾的安康瀛湖、畅游金色花海的凤堰古梯田,开启一场“特殊”的思政课毕业社会实践活动。本报记者 陈飞波 摄
2023年7月,“行读河西 追梦丝路”丝路夏令营首次跨省走进甘肃,在甘肃莫高窟,感受丝绸之路的文明。 本报记者 党运 摄
时值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记者从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三秦都市报社获悉,“三秦学生记者”诞生近5年来,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创新实践,形成“三秦学生记者”工作鲜明特色,探索出“实践+育人”体系。
“三秦学生记者”的诞生与初心
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积极探索“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模式,2019年5月8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日报社、共青团陕西省委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大中小学校开展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成立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三秦都市报社,探索和创立“立足陕西 示范全国”的陕西模式,标志着“三秦学生记者”的诞生。
2019年5月28日,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来自全省大中小学的首批500名“三秦学生记者”采访团兵分10路,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行走三秦大地 抒写沧桑巨变”为主题,开启“行走的思政课、记录的思政课、感悟的思政课”实践活动。
这是我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一项内容。参加活动的学生记者们怀揣报效祖国的责任和使命,多视野、多角度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关注民生,通过踏踏实实地去看、去想,写出自己的新体验、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之中。
近5年来,全省设立了215家“三秦学生记者”试点校,创建了12家示范校。确立了一批“三秦学生记者”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优质“采访实践基地”,“三秦学生记者”“采访线”建设跃上新台阶。“三秦学生记者”注册超过15万人。
2020年11月7日,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将每年11月7日设立为“三秦学生记者节”,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三秦都市报社连续4年举办“三秦学生记者节”表彰会及名校长名专家“思政沙龙”圆桌论坛。首创学校思政课“火炬奖”,举办了两届全省思政课教学实践“火炬奖”评选活动,有力推动了思政课教研实践工作。
经过近5年实践,“三秦学生记者”“三秦学生记者节”“火炬奖”“思政沙龙”圆桌论坛形成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三秦学生记者”报网传播
形成矩阵
2020年9月16日,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指定读物《三秦学生记者》专刊在《三秦都市报》开设,每周出刊两期,每期4至8版,聚焦思政课改革动态,传播大中小学思政课创新典型,持续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思政育人氛围。
截至目前,“三秦学生记者”用自己的视角,未来的眼光,在《三秦学生记者》专刊、频道上发表生动、鲜活、接地气、冒热气的文章数千篇,真正将思政课搬出课堂,成为“行走的思政课、记录的思政课、感悟的思政课”。
“思政课教学实践”系列读物填补空白
近5年来,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三秦都市报社组织编写并出版了陕西省学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读物丛书《思政课教学实践》小学版、中学版,系列读物涵盖来自陕西基层学校思政教学、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思政等的教学案例、活动案例,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结合,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示范性,填补空白,助推全省试点、示范学校“三个课堂”革命向纵深发展。
“思政课教学实践”系列读物内容从基层学校实践探索中来,用于指导基层学校思政课创建实践,“教师写、写给教师看”成为这一读物鲜明的特色。
开启多项“第一” 赋能高质量发展
行走三秦大地,书写家国情怀。近5年来,持续开展试点学校校长及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三秦学生记者”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立足立德树人,思政底色鲜明。
把思政课教学与实践结合、与生活结合,采取“大手拉小手”新闻记者组织带领“三秦学生记者”方式,持续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锤炼“三秦学生记者”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感受国家昌盛、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乡村振兴和三秦大地新貌。
2023年以来,“三秦学生记者”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按下了“快进键”,向更高更远目标推进,开启多项“第一”。
2023年7月,举行的“行读河西 追梦丝路”丝路夏令营活动,是“三秦学生记者”首次跨省进行的思政课行读之旅,也是陕西思政课向外延伸的一次重要探索。在8天的活动中,学生们先后走进兰州、张掖、嘉峪关和敦煌,感受丝绸之路的文明,更将“三秦学生记者”思政的种子撒在了河西走廊。
同年9月23日,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陕西500名“三秦学生记者”,以“亚运小使者”身份奔赴现场,为亚运助威。这也是“三秦学生记者”成立以来,在体育赛事上的首次亮相,擦亮了“三秦学生记者”品牌。
2023年国庆期间,第一期“三秦学生记者”北京行中国名校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先后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馆等参观,并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截至2024年2月,“北京名校行”思政实践活动,成功举办了5期,成为学校、学生争相选择的“品牌采访线”。
2023年12月份,“三秦学生记者”首次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在深圳、珠海、广州、香港、澳门,留下了“三秦学生记者”的足迹。
组委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5年的实践,已经探索出一条让师生受益的行走的思政课。“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的“三秦学生记者”模式,让“三个课堂”走深走实。“三秦学生记者”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感知时代的变迁,感悟到了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厚植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浓浓的家国情怀。未来,“三秦学生记者”各项工作的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化建设,将提质、提速、提效,赋能高质量发展,高质量、高标准、高品位“立足陕西 示范全国”。
本报记者 赵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