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孙矿玲,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罗创国解读《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省委一号文件),并回答记者提问。
“春分过、农事忙,我省春管、春耕、春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孙矿玲说,2023年,我们大力实施“七个提升工程”,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三农”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底线任务越守越稳。克服“烂场雨”“强秋淋”影响,粮食在大灾之年再夺丰收,产量突破1300万吨,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67.3%的监测对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脱贫地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是对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再深化,是对‘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年度任务的再具体,是对有力有效推进陕西乡村全面振兴的再部署。文件共七部分35条,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孙矿玲进一步阐释,“两确保”,就是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粮食安全就是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策协同配套,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500万亩,产量保持在1260万吨以上。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就是要提高监测帮扶实效,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加大对重点帮扶县、镇、村支持力度,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总的来说,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主题鲜明、脉络清晰,突出‘短实新’,力求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孙矿玲说。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都是基本目标任务。”孙矿玲说,2023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工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92元,增长8.2%,高于城镇2.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 赵明 朱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