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看点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2日
小区“荒草地”变身“菜园子”
“共享菜园”圆了居民“田园梦”

扫码看视频

小区居民在“共享菜园”里采摘蔬菜。

小区里的公共闲置区域,之前杂草丛生、私搭乱建,如今,用蓝白色篱笆精心围起,种上香菜、蒜苗、莴笋等各类绿叶菜,放眼望去,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共享菜园’不仅改善了环境,还圆了我的‘田园梦’。”忙活在“共享菜园”里,77岁的孙大爷开心又充实。

有了“共享菜园” 自己种菜自己吃

除草、翻地、浇水……4月1日上午,西安市太华路街道纱厂东街社区西铁华清小区2区的“共享菜园”里,孙大爷或蹲或站或提桶,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他身旁,香菜、莴笋、菠菜、韭菜、蒜苗等绿意盎然,记者站在不远处,阵阵泥土的芬芳和菜的清香扑面而来。

“以前这里是小区公共的闲置区域,杂草丛生,有人乱倒垃圾,有人私搭棚子,很是杂乱,居民过来过去,看着很不舒服。如今改造成‘共享菜园’,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孙大爷指着脚下的菜地对记者说,“我每天都会来菜地里忙活一阵子,不仅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还能锻炼身体。”

忙活结束,孙大爷摘了些蒜苗、香菜上楼,“儿子中午过来吃饭,走的时候给他带上,自家种的,纯天然绿色无公害。”

旁边菜地里,芳姐正用淘米水浇菜。芳姐是社区“饭大爷”老年餐厅的帮厨,也是“巷里情”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听说社区要将“荒草地”改造成“菜园子”,她第一个报名参与,给社区提出了种菜的方式、种类等建议,也将年轻时种菜的经验告诉大家。

“菜园建成后,我每天都会到地里查看,家里的餐桌上,也有了自己种的菜。菜园规整、干净,耕种、采摘方便,到了丰收时节,我和‘菜友’还会将菜地开放给其他住户,让‘共享菜园’真正实现‘共享’。”芳姐说。

多方努力 “荒草地”变身“菜园子”

西铁华清小区是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退休职工及老年群体较多,小区占地面积较广,基本无绿化。2023年9月前,“共享菜园”还是令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头疼的“荒草地”。为提升居民群众居住环境,纱厂东街社区秉承“大家事,大家议”的理念,线上依托“一核五化”网格微信群,线下邀请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召开“小院议事会”,广泛收集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项目清单”。经过多方协商,社区最终确定了打造“共享菜园”的方案。

2023年9月,“共享菜园”改造计划正式启动。纱厂东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动社区居民、老党员和“巷里情”志愿服务队及第三方社会组织,多方共同参与进行了翻土耕地,同时购买适合绿地种植的蔬菜种子。锄草、划片、挖地、播种、施肥……没几天时间,原本的“荒草地”变成了300平方米的“共享菜园”。

“在建设‘共享菜园’时,我们同步对环境进行微改造,拆除了私搭乱建,硬化了道路。”纱厂东街社区党委书记黄晶说,“对于这件关系到自身居住环境的事,居民们干劲十足,大家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有60余人参与其中。”

以院落里的“微更新”吸引居民走出家门

为了让菜地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居民议事会择优推选出3户成立了“共享菜地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并将各楼栋前后空地优先划分给本楼栋,楼栋长和认领菜地的居民共同负责管理,种植蔬菜。“目前,已有20位居民成功认领‘共享菜园’。”纱厂东街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秦艳说。

记者注意到,社区在菜园立起小牌子,贴有友情提示,提醒过往居民共同维护好“共享菜园”。

“我们‘菜友’间的关系处得很好,有问题相互请教,自家地里的菜吃完了,别家的也可以吃。”芳姐表示,“在‘共享菜园’里,她不仅感受到了邻里间的帮助和温暖,也体会到了社区共治、共建、共享的重要性。”

“共享菜园”有效破解了小区荒地治理的难题,以院落里的“微更新”吸引居民走出家门,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全过程,为社区今后的居民自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黄晶表示,下一步,纱厂东街社区将继续引导居民发挥好城市主人翁精神,不断提升居民参与度、参与能力、参与水平,形成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格局。

文/本报记者 陶颖 图/视频/本报记者 代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