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现场踏勘商户相关资料。
本报讯(记者 吴昌永)今年以来,西安市新城区紧紧围绕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和全市聚力“八个新突破”工作部署,构建并实现了“1357云踏勘”政务服务模式区域全覆盖,受到了经营主体和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用好一个平台
新城区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充分应用西安市一体化平台“云勘验”系统,对涉及经济事务、社会事务、城市建设审批等三类21个踏勘事项,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分类分级勘验+准确定位核验+视频语音连接+音像存证归档”的技术闭环模式。
采取三种方式
首先,“主动服务+勘前指导”。在现场勘验之前,第一时间与经营者取得联系,根据企业群众需求,通过一体化平台、微信平台等发送受理标准,提供线上全程远程视频指导或上门服务,及时主动答疑解惑,确保“勘验一次过”,最快可实现当日勘验、即时发证。其次,“精准服务+联合踏勘”。针对不同事项,联合市场监管、卫生、文体等部门对企业、商户进行联合踏勘。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各项经营许可标准进行仔细踏勘,结合现场布局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改意见,并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最后,“高效服务+审管衔接”。在行政许可事项办结后,立即向主管部门推送行政许可信息,实现“审批+监管”全流程闭环管理。
落实五项标准
一是队伍专业化。踏勘人员对涉及踏勘事项环节的关键点、出错点、风险点、否决点了然于心,有理有据地做到现场把控。二是事项规范化。与审批科室联动,排查踏勘风险点,统一制定了踏勘规范标准,推动各级各类踏勘无差别办理。三是流程模式化。制定了工作规范,明确科室之间流转具体过程、文书,真正做到踏勘评审工作流程规范。四是过程信息化。充分运用好“云踏勘”,实现全流程、不见面的闭环审批模式,从而大幅提升审批效率。五是监督实时化。定期进行廉政党课等多种形式的廉政风险培训,防范出现廉政问题。
规范七个步骤
现场踏勘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踏勘受理、勘前准备、实地查验、取证记录、成果分析、结论反馈、资料归档”的规范步骤进行现场踏勘,如实填写《现场踏勘任务单》《现场勘验记录表》和《现场踏勘结论(记录)确认表》,做到勘前指导、勘验内容、勘察记录“标准化”。
今年以来,新城区应用“1357云踏勘”服务模式已累计开展前期踏勘指导536家,平均踏勘耗时由高峰4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踏勘用时缩短了75%,运用西安市一体化平台开展“云踏勘”核查266家,占踏勘总量的41%,“小餐饮经营许可”通过云踏勘核查最快时间缩短至20分钟,企业、群众满意率达到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