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石泉秦巴老街游人如织。 许兵 摄
一条老街,穿过悠悠岁月,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底蕴、民俗风情;一条古巷,汇聚各方游客,展现热闹的市井烟火、生活气息。
走进石泉县秦巴老街,浓郁的历史文化和烟火气息扑面而来,这条保留着明清建筑风貌的老街,主街长约1000米,宽约4米,有东西城门、古县衙、古巷道、古院落、古民居等古建筑,有禹王宫、江西会馆等6处省级文保单位。
秦巴老街位于石泉县城中心区域,濒临汉江,以其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特色美食闻名省内外。近年来,石泉县围绕“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古韵乡愁、把握地域特色、促进产城融合”的建设理念,按照“修旧如旧、修新如旧、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保护开发原则,对秦巴老街进行保护性修复开发,持续做靓形态、彰显文态、丰富业态,让老街持续释放活力。青砖灰瓦、飞檐翘角的明清古街,东西城门、禹王宫等历史遗存,石锅鱼、鼓气馍等特色美食,还有将军巡城、绣球迎亲等文化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纷纷称赞不虚此行。
秦巴老街历史悠久,除了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再现历史原貌,做优做美古街形态,石泉县还深挖鬼谷子文化、汉水文化、鎏金铜蚕文化内涵,搜集整理古城历史文化积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常态化开展汉调二黄、县令审案情景剧、县令巡游、旗袍秀、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演出,每年还举办二十四节气文旅活动,让游客来了还想再来。
据石泉县城关镇老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世元介绍,2023年石泉县又投资1500多万元,对街区内的9条巷道和15栋居民楼进行了改造提升,通过保护性修复与开发,吸引了文化创意、特色餐饮、咖啡馆、民宿小院、茶楼酒吧、非遗展厅、旅游购物、汉服体验等更多不同类型的商户入驻,使景区业态更加丰富,品质进一步提升,游客也越来越多。
石泉县全域旅游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晨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假期,老街上每天都安排有“县令审案”、舞狮舞龙等民俗文化展演,同时还开展手工市集、非遗体验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如今的石泉县秦巴老街,特色餐饮、精品民宿、奇石根雕、文玩字画等各种商业业态应有尽有,非遗、民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秦巴老街已成为石泉人招待八方来客的“会客厅”。
“‘五一’假期来的游客比较多,我们通过开展老街业态、市容环境‘双提升’行动,并提前统筹在老街上增设了志愿服务岗,努力为广大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陈晨表示,下一步石泉县秦巴老街将持续完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着力形成保护带动利用、利用促进保护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让历史文化遗产发挥文化和商业价值,让广大游客在历史文化街区里感受历史的痕迹和生活的记忆。
本报记者 吴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