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开展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经中央有关单位、部属高等院校、省级文物部门、省级教育部门推荐和专家审核,确定了10个示范项目、100个精品项目名单。其中,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参与的“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入选示范项目。
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积极发挥革命场馆的育人作用,构建“一馆多校”合作模式,将革命文物融入高校大思政教育落到实处。
1959年1月1日,依托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旧址建立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简称西安“八办”)对外开放。如今,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继续发挥着弘扬延安精神的桥头堡作用。
西安“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月,作为西安美术学院古建筑测绘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创新举措,“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数字化保护成果展”正式开展。此次成果展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测绘技术、三维扫描、VR虚拟等手段,对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地形、建筑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数字化记录,呈现出“展览+模型+虚拟”的沉浸式观展新体验。
此外,该馆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史实为背景,利用7号院联合招生委员会旧址推出革命旧址沉浸式情景剧《我要去延安》。
西安“八办”作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宣传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各项公共服务内容,初步形成以提供文化服务为核心的公众服务体系,成为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阵地。
西安“八办”利用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节点及传统节日,倾力打造小小讲解员、小八路生活体验、青少年研学等极具特色的社会教育活动品牌,开展“理想信念”主题宣讲。宣讲小分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主动深入机关事业单位、农村、社区、企业、学校、部队等开展宣讲。
在数字技术赋能之下,西安“八办”依托陕西“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统筹线上线下资源,用好媒体融合发展成果,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展览”,大力推进红色文化全媒体传播,让广大干部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云”游革命旧址,身临其境感知革命文物所承载的红色故事,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本报记者 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