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事的目的及意义。目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追求。每个学科都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如果教师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相关的核心素养育人方式,让学生举一反三、教学与育人一体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成长,更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少年。
教师要不断的强化学科素养、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才能深刻领悟课标中的育人方针,让核心素养渗透于学科之中。要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并不是学科知识所能够达到的,而是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渗透、教师的育人方针、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智慧不断渗透、不断指引才能达到的。
在音乐学科中,核心素养分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项。教师要先从审美感知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让学生感知好的音乐,让音乐的美能够被学生感受到,甚至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观,让学生爱上音乐,能够选择好的音乐来聆听。这就是审美感知的落地与实施,也是审美感知背后的核心素养渗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能力。
在音乐学科中,渗透核心素养应是环环相扣的,从审美的感知到艺术的表现,没有感知美的能力就没有表现美的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是有巨大的鸿沟的,没有理论的实践,就像是没有靶子的射击。所以,理论必须与实践结合,实践必须有理论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形成双轮驱动。
各学科核心素养背后的作用和意义巨大,教师要不断深挖核心素养,不断思考学科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做到学科育人、学科渗透、学科思政。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以专业性、广泛性、智慧性提升自我,成为智慧型教师。教师不但要不断学习,还需要不断深思、理解、运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边教、一边学、一边思考,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更好地教好学生。
西安市雁塔区第一中学 刘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