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三秦学生记者·作文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6日
永不熄灭的灯

西安铁一中高二(4)班 杨斯睿

乡村作家裴爱民女士在《田鼠大婶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听我们人间闲话。”

她在艰辛劳作中,以诗亲近大地,她的这些文字,就是乡间的“诗经”,平凡而美丽,深沉而悠长。在她看来,人生本就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是一种诗意,柴米油盐人间烟火亦是一种诗意。

我喜欢古典诗词,古诗词就像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异彩纷呈绮丽无比。每当我翻开中国古典诗词,就像推开窗户看到一轮明月,诗意的馨香立刻充盈四周,如同望见了梦中的星辰大海一般。

有人说,古诗词犹如人生逆旅中的一种“调味品”,有诗定可使人生清欢有味,不同凡响。今天,我们仍可以同载欲买桂花的少年畅游,仍可乘着东坡一腔浩气,随千里快风而去,仍可昂扬“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宣言,放声谭嗣同狱中那“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荡气回肠。人生的列车,虽然会到达终点时再无旅客,但是我们仍然会跨越时空去寻觅心中的知音。我们仍会去亲历,去泪目,去奔跑,去感受,去触达,去品味人生的百态千姿。在我看来,云深雾锁处,当语诗词魂。将人生命的万里蹀躞,归于诗意充沛的世界,既是承中华千年之血脉,也是展中华之禀赋。

千百年来,世界在变,但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对美好与诗意的向往,从未改变。如今,我们当循古诗词之长河,观民族荣辱,扬中华禀赋。古诗词,绝不是一只孤悬于天空的风筝,而更像一面永远借以观照现实的镜子,一盏闪烁在远方永不熄灭的灯。

人生如风,生命如火,诗词之花亘古如初,年年岁岁都有赏花的人。愿我们都能缱绻决绝于诗词花林,“诗意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教师点评:作者心怀诗意,用充满感情的笔触写出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在快节奏的当下,仍坚信古诗词依旧会照亮人们的内心,文笔独特。

指导老师 贾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