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微报纸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8日
文博盛宴精彩“上线”
“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今在陕历博秦汉馆开幕

“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分会场活动现场。

图为“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展出的精美地毯。

图为“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展出的银帽饰。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确定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着重强调博物馆面向公众提供高水平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性作用。

5月17日,西安分会场活动在西安博物院开幕。 5月18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盛大开幕。

“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分会场活动举办

5月17日,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文物局、碑林区人民政府承办,西安博物院、西安市博物馆协会以及碑林区文化和旅游局协办的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分会场活动在西安博物院开幕。亚美尼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卡扎良·科尔伦,西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张涌出席并致辞,陕西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段红升出席活动并宣布“5·18 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及“榴花照眼 文化传香——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开幕。

张涌表示,近年来,西安出台配套政策引导,优化完善布局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加快“博物馆之城”建设,持续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63座,位居全国前列。全市博物馆举办各类陈列展览600余个,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年均参观人数超4000万人次,博物馆已成为公众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的“第二课堂”。

活动现场,为西安市新备案博物馆授牌,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与携程、工商银行陕西分行签订境外融合服务平台协议,亚美尼亚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与西安外国语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榴花照眼 文化传香——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开展。

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一行参观了展览。

在西安分会场活动现场,全球首款基于AR技术的全博物馆领域智慧应用——云观博,以及天润科技凭借其在文物全息数字化、虚拟可视化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场穿越时空、虚实交融的沉浸互动式科技文博新体验;文创集市上,由多家博物馆带来的4大品类35款、集合了西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尤其是丝巾、毛绒类小饰品、茯茶等文创,以更加生活化的设计,让观众切身感受跨越时空的体验,与文物对话,与历史对话;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联合碑林区东厅门小学的非遗技艺展示活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个技艺的历史与特点,引来大家阵阵喝彩。

亚美尼亚文化瑰宝亮相西安

在5月17日举办的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分会场活动开幕式上,西安博物院联合亚美尼亚埃里温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榴花照眼 文化传香——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正式开展。该展览以文物为媒,丝路为桥,带领观众“走进”亚美尼亚,领略亚美尼亚丰富而深厚、灿烂而多彩的文化。

据悉,此次展览选取亚美尼亚埃里温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94件(组),西安博物院馆藏文物23件(组),包括陶器、金银器、瓷器、手工织品等共计117件(组)精美文物。通过“美丽的高加索明珠”“亚美尼亚传统服饰”“亚美尼亚银制手工艺品”“亚美尼亚地毯艺术”“丝路连接世界”五个单元,向观众展现古丝绸之路上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图景。

为丰富展览内容,此次展览设置了亚美尼亚风貌介绍以及手工艺品的解读视频等视听设备,同时推出亚美尼亚服装互动换装环节,便于观众加深对亚美尼亚服饰了解的同时,提高观展的参与度。

西安新增5家博物馆

5月17日,在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分会场活动开幕式上,现场为茯茶文化博物馆、正野艺术博物馆、西安市华夏匾额博物馆、西安市鄠邑区钟楼博物馆、西安市镐金古金银铜器博物馆等5家新增备案博物馆授牌。本次新授牌的博物馆各具特色,涵盖了从古代金银铜器到茶文化、艺术、匾额等多个领域,不仅丰富了西安博物馆的类型,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所。至此,西安市博物馆数量已增至163座。

茯茶文化博物馆位于咸阳市泾阳县茯茶镇茶马大道,是集品质茯茶储藏、茯茶文化展览体验、茯茶主题餐饮、茯茶文化演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正野艺术博物馆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丰业大道沣东科技园,收藏陈列有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卫红指先生关中风情泥塑作品350余件,职业画家刘安祥关中风情线描创作画“西府老行当” “关中百怪”200余幅,基本陈列主题为“秦风、秦韵、秦人——关中风情泥塑艺术陈列”,全景式、史诗性、艺术化地再现了古老的关中风情和乡村记忆。

西安市华夏匾额博物馆位于西安市鄠邑区余下镇丝路国际雕塑文化艺术园中,展示内容主要包括匾额、楹联、制匾工具等,共展出明清至近代藏品300余件。

西安市鄠邑区钟楼博物馆位于鄠邑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交汇处,展览以“古鄠遗珍”为主题,遴选出百余件精品文物,辅以部分不可移动文物以及杰出人物的介绍,旨在展现鄠邑区文明孕育、发展、繁荣的整个历程。

西安市镐金古金银铜器博物馆是展现我国古代金银铜器及制作工艺文化的专题博物馆,珍藏我国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高古金银铜器文物数百件,涵盖工艺装饰品、生活器皿、车马器、兵器、金银货币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中国主会场活动即将精彩呈现

5月18日,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启动。届时,国家文物局将围绕活动主题进行一系列新发布和活动揭幕,集中展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一系列新发布。公布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发挥博物馆定级评估“方向盘”和“导航仪”作用,体现行业发展水平,带动广大博物馆提升发展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布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结果,2024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和“陕西省数字文创大赛”等品牌活动推介结果并颁奖;发布“全国博物馆地图”;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授牌。同时,与中央网信办共同开展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工作。

重磅大展揭幕。5月18日,将迎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秦汉文明”系列重磅展览同时揭幕,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大美中国——秦汉文明专题展”共同构成彰显秦汉文明伟大成就系列展览的一轴两翼,2个专题展分为“城与陵”“技与美”。“城与陵”主要通过雍城、栎阳、咸阳、长安四处秦汉时期大遗址考古发掘的成果,展示秦汉王朝国家工程的选址理念、政治格局、设计思想和精神追求,阐释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技与美”则通过展品的造型以及叠加其上的色彩、线条、图像、雕刻等信息,展示秦汉时期人们的生活理念和艺术追求,呈现秦汉社会的发达程度和文化繁荣程度。

同时,还将举办“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以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3国33处遗产点为核心,集中展出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利用情况,以及中国考古学者在中亚地区的联合考古成果。

此外,从5月17日至19日还将举办四场主题论坛。

惠民活动丰富多彩。紧贴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会场将举办精彩纷呈的教育体验等惠民活动。陕西历史博物馆教育体验活动将在秦汉馆展厅、教育体验中心三个教室及馆外社教展示区举办“文博少年讲解员”活动、 “‘纸’为遇见你”造纸术线下课程、“探秘造纸术·线上课堂”课程、“陕历博里享受乐龄时光”之“古币时光隧道——秦汉记忆”课程,丰富观众的文化生活;邀请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进行特色社教活动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家有“宝贝”的公众可别错过专家免费为您鉴宝的机会。5月18日上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来自文博界的专家将为藏友鉴定藏品,讲授文物鉴定知识,引导合法收藏和合理收藏,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以及讲解如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清洁保养文物,从而达到延长文物寿命、稳定文物保存状态的目的。

5月18日当晚,将在大秦文明园举办博物馆之夜系列免费游园活动。

文/图 本报记者 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