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的一声,60岁的李师傅在门诊陪诊时突然倒地,医护人员及时抢救让其脱险。这与“死神”争分夺秒的一幕就发生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内。
5月20日上午,李师傅陪着母亲到医院就诊,在内一科主任鲍建军问诊时,他毫无征兆地倒在了地上。鲍建军立即上前查看,发现李师傅已出现意识丧失与叹息样呼吸。
“很可能是心脏骤停!”危急时刻,凭借多年心内科临床经验,鲍建军迅速做出判断,随即对其展开心肺复苏。
3分钟后,急诊科医生时芸芸与两名护士推着抢救车、带着除颤仪,迅速抵达诊室。此时,因持续心肺复苏,李师傅已恢复意识。可就在查体时,他的意识又开始模糊,呼吸变得微弱,心脏再次骤停。
这时,临近诊室的医生闻讯赶来,参与到抢救中。
一路按压,9时59分,李师傅被推入抢救室。“当时心电监护情况显示,患者室性心动过速,考虑是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心脏停搏。”急诊科主任闵榴芳说。
立即进行电除颤、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路,在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有条不紊的抢救中,李师傅恢复了意识,继续给抗心律失常药物,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可以稍松一口气时,仅2分钟后,李师傅再次意识丧失,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嘀嘀嘀”……警报声急促响起,李师傅第3次心脏骤停!一下、两下,按压、再按压,医护人员又投入到新一轮的抢救中。在持续了1分多钟的心肺复苏后,他终于恢复了意识。
心电监测终于有了规律的提示音,看到恢复正常的心电波形,所有人都如释重负。之后,经过监测观察,李师傅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幸亏当时发病在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了及时抢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5月22日,李师傅的家属说起当时的抢救过程,仍然心有余悸。
鲍建军提醒大家,疾病看似是毫无征兆的突然发生,但其产生却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建议定期体检,对于危险因素要早发现、早控制,以避免之后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
郜雅昱 本报记者 朱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