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西安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西安浐灞国际港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构建“枢纽对枢纽”高效物流新通道,为西安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澎湃动能。
5月21日,走进位于西安国际港站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记者看到一批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正在被稳稳地装入集装箱中。这批汽车将从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启程,搭乘中欧班列(西安),7天后到达阿拉木图。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占地约100亩,建有货物仓库、集装箱堆区,与西安浐灞国际港站集装箱装卸场区快速连接,可满足集装箱“快送快取”需求,并叠加供应链金融服务,进一步降低中哈贸易成本。目前,由西安港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公司合作的阿拉木图中哈物流场站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计划今年建成投用后将与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东西双向呼应,实现两国“枢纽对枢纽”的升级。
“6月份,我们计划将实现‘天天班’。”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介绍道,“这些班列的组织和运营都依托于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组织货物,共同确保、管理班列的运输时效。”
在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北京欣赛福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该公司的铁路操作部操作员李洁正在电脑上为客户预订月底到达阿拉木图班列的舱位。
“在数字综合服务平台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班列的发运时间和舱位预订情况,班列的发运时间稳定、运输时效快,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在西安发货。”李洁指着屏幕说,“此外,通过平台我们还可以及时获取与哈铁在境外段运作方面的信息,为我们企业在前端数据录入和后期与哈铁的对接上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以数字化赋能通道建设,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为企业“出海”添了底气、增了动力。
“去年以来,我们探索出了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从西安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成列、成套的发运合作模式,这大大拓展了我们企业的运送货物品类和‘朋友圈’。”北京欣赛福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总经理李烨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