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微报纸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6日
进工厂 走乡村 与历史“对话”
西安雁塔一中“三秦学生记者”走进韩城开启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
6月2日—3日,“百炼成钢·红色传承”——西安市雁塔区第一中学“三秦学生记者”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启动,500余名师生从西安奔赴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开启为期2天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西安市航天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徐世锋,西安市雁塔区第一中学副校长马维国,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席晓斌,韩城市文化和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常永刚等领导出席活动开营仪式。

与历史对话 探寻神秘的古芮国

6月2日13时许,“三秦学生记者”第一站抵达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由芮国遗址博物馆编排的《宗周乐舞》,让同学们深刻体验到古芮国的繁华景象和艺术魅力。恢宏大气的迎宾舞,生动展现了周朝乐舞文化。

走进博物馆内,26000余件出土文物,琳琅满目的金器、铁器、青铜器、象牙器等独具异彩,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同学们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四个展厅进行参观,通过与历史对话,触摸古芮国的历史脉搏。

《史记》大讲堂从小立坐标

“三秦学生记者”走出博物馆,走进《史记》大讲堂,讲解员鱼翠婷围绕“什么是《史记》?《史记》为什么从五帝开始写?司马迁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三部分进行讲述。40分钟时间里,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史圣司马迁的一生,也被司马迁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八年级(1)班的翟一诺同学告诉记者,今天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司马迁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好好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懂得了用成绩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进企业走乡村

到社会大课堂看发展

6月3日上午,“三秦学生记者”分别走进龙门钢铁工业景区和党家村,到企业看工业发展,到乡村品传统文化内涵,把思政小课堂搬到社会大课堂。

同学们先后参观了龙钢展览馆、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对炼铁工序、炼钢工序、轧钢工序等都有了基本了解。看着通红的钢坯,倾听龙钢的发展故事,并跟着讲解老师学唱《韩铁工人之歌》,感受龙钢企业近70年奋发图强的创业之路,体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同学们还走进党家村,打卡看家楼、节孝碑、泌阳堡、文星阁,感受古香古色的明清古建筑群。党家村文化气息浓郁,透露出党家村人无比丰富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念。同学们在讲解老师带领下,感受文化熏陶,品味家训家风背后的文化内涵。同学们还在韩城古城品尝了特色美食,感受千年古城的魅力。

缅怀革命先烈 厚植爱国情怀

6月3日午后,“三秦学生记者”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园,同学们走进纪念园,聆听革命先烈们舍身报国的故事。同学们神情庄严肃穆,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瞻仰纪念碑,追忆革命历史,追寻先辈足迹,缅怀革命先烈。

徐世锋表示,学校拥有丰富的校园小课堂,还会不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本次活动带领学生们走进龙门钢铁工业景区,让学生们亲眼看到铁矿石如何变成钢铁的完整过程,同学们看了以后非常震撼。通过本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也更加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马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