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陕西省委政法委组织开展的“平安中国建设之陕西实践”调研采访活动走进汉中市,探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网格预防、机制运行、平战动员、一核多元、考评夯责”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通过二级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风险台账定期研判预警,实现90%以上的矛盾纠纷在镇域内化解。
通过设备上的法院诉讼风险评估系统,用电子问答形式,“一键式”预判案件诉讼风险等级……在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汉中法院系统积极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诉前多元解纷、诉中实质化解、诉后社会治理。
2023年,汉中市法院新收一审民事、行政审判案件25494件,同比下降9.15%,万人起诉率同比下降9.2%,在全省法院重点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二;2024年一季度新收一审民事、行政审判案件5959件,同比下降22.03%。
网格是干群的“连心网”,是风险隐患的“防控网”,也是群众服务的“第一站”。在汉中市汉台区综治中心,记者看到了“小”网格的“大”作用。汉中市汉台区综治中心主任赵冲介绍,2023年,汉中市提出了“二级网格”制度,即:一级网格按照行政村(社区)的村(居)民小组设置,二级网格在一级网格之下,农村二级网格以每个网格覆盖10户左右,城镇社区二级网格以每个网格覆盖20户左右。
两级网格通过“汉治通”APP和小程序,按照事件上报—网格受理—各级综治中心(分)派遣—办结—反馈(电话告知或短信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对两级网格员上报事件进行分类分级处置,对各类紧急事件即发即报、迅速处理,形成“自行处理、逐级上报、分类流转、分工处理”事件信息处理模式,提升办结效率。
提起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汉山村的变化及推行的“院落自治”,村里的人最有发言权。汉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文忠介绍,把全村划分为11个大院,每个院落成立院落议事委员会,院落内各户户主为委员会成员,设1名院落长,负责院委会成员的召集,组织开展院落活动,执行村规民约,商定重大事项,评定选树典型,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月评、季评和年度评比的激励机制,增强群众参与院落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此外,把院落自治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一个院落就是一个网格,院落长主动当好院落矛盾纠纷信息员和调解员,常态化组织开展院落议事委员会成员议事会、碰头会,第一时间了解院落内社情民意,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