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邀请鄠邑区委书记李化,蓝田县委书记、县长徐毅,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华,浐灞国际港党工委书记孙艺民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
鄠邑区 力争年内55个村全面通气
据介绍,鄠邑区2024年将继续发挥生态核心优势,以产业为先导,从六个方面奋力建设“诗画鄠邑、品质新区”。首先是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厚植发展优势,围绕渼陂湖片区建设新质生产力集聚区,打造“双中心”建设拓展区和创新区;其次,就是继续坚持以园促产,做强主导产业。实施环保综合治理提升、产业赋能焕新、服务功能提升三大行动,聚焦主导产业、专注专精特新,将沣京工业园打造为“以环保绩效升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省级示范园区,力争年产值增长25%以上。
此外,鄠邑区将坚持重点突破,促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整洁乡村”“气化乡村”和“文明乡村”行动。其中,年内天然气主管网铺设至全区所有村村口,3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环山路以南25个村全面通气;坚持宜居宜业,提升区域承载,其中将提升老旧街区、背街小巷道路配套设施,综合改造35条市政道路,新建、改建桥梁11座;坚持优质均衡,增进民生福祉,其中将启动新一批15所“新优质成长学校”培育计划,建成凤巢公寓保障房488套。
蓝田县 将投资1.51亿元办好10件民生实事
2024年,蓝田县将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改善民生、文化保护传承等6个方面持续攻坚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蓝田实践新篇章。
其中,今年蓝田县将新建联村经济产业园15个,新增设施蔬菜、水果种植面积1200亩。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培育发展“环山路旅游景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文旅融合产业带,规划建设灞河左岸康养休闲产业带;支持小微企业和新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全年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6亿元以上,新登记经营主体不少于3500户,新增上市后备企业5家。全年签约项目不少于15个,总投资130亿元以上;打造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发展示范区,做好西安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西十高铁、西蓝高速改扩建保障工作,加快4条市政道路建设。建成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将投资1.51亿元,办好10件民生实事项目。新建扩建学校3所,新增学位1080个。
高新区 力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突破6000亿元
2024年,西安高新区将锚定“四个高新”高质量建设年的奋斗目标,在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项目推动、民生保障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其中,高新区将继续聚焦“创新立市”,以“双中心”核心承载区为载体,着力推动大科学装置、高能级实验室、共性技术研究、中试小试平台四大功能集聚区布局建设。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争取落地西部技术交易所,全年计划新增技术经理人200人、技术合同交易额超2000亿元;聚焦“两新一高”,力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突破6000亿元;聚焦提质增效,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50家、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50家;聚焦增强内生动力,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依托经营主体扩容推动就业增量,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浐灞国际港 力争进出口贸易额突破500亿元
2024年是西安浐灞国际港组建的第一年,两区融合优势正在显现,发展态势良好。接下来,浐灞国际港将力争当好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尖刀兵。首先,浐灞国际港将全力构建向西开放的现代国际物流体系,持续提效率、降成本、优服务,常态化运行好18条干线,拓展“+西欧”线路达到26条,使中欧班列(西安)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核心指标保持全国领先;其次,将全力发挥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引擎作用。坚持规划引领,运用好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一张图”,持续优化配套功能。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深度整合区域文旅体资源;全年开展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不少于40场,年内实现长安云、长安书院展陈开放,发展壮大网络微短剧等文化新业态,打造国际时尚之都、赛事名城。
同时,浐灞国际港全力打造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商贸物流枢纽,力争进出口贸易额增长40%左右,突破500亿元。此外,浐灞国际港将全力构筑参与全球竞争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报记者 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