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三秦学生记者·作文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3日
泥塘里的微感动

西工大附中初中部初一(3)班 王悦萌

周敦颐的住处与衙门之间,有几亩泥塘。每当行人从那里经过,都是掩鼻匆匆而过,周敦颐便决定亲自去烂泥塘察看一番,看看怎么处置。

于是,他走到泥塘边,一阵阵腥臭味直向鼻孔里钻去。乌黑的淤泥中,夹杂着垃圾,飘浮的绿萍中还漂着已经肚皮翻白的死鱼。周敦颐皱起了眉,先前的知州真不负责,居然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

正当他准备下令填平泥塘时,一个洁白的影子映入眼帘。那是一朵白莲花,笔直的枝茎,舒展的姿态,洁白而又泛着淡粉色的花瓣,亭亭玉立犹如一位袅娜的仙子,降临凡间。

周敦颐顿感疑惑,他抬手揉了揉发花的双眼,好似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是啊,谁敢相信,这样光彩照人、香远益清的莲花,竟是从污泥中生长出来的。

“这样的环境,为什么莲花不被污染?”周敦颐喃喃自语。忽然间,他明白了,自己要像这白莲一样,恪守自己的本心,保持高洁的志向。即使“众人皆醉我独醒”,也决不能与世俗同流合污。周敦颐独自在泥塘边伫立良久,不知不觉间,两行热泪滑落而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周敦颐对莲的讴歌,也是他托物言志的千古名作。《爱莲说》告诉我们一个君子人格应该是这样的:处逆境时不堕落,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处顺境时不得意忘形,不自我膨胀。内心明净通达,做事方正无私,永远坚守人格的独立,不依附,也无枝蔓,保持人格尊严不可侵犯,这才是真君子。

世人皆知,《爱莲说》来自于周敦颐;却不知,它来源于泥塘里的那一次微感动……

教师点评:作者选材精妙,构思新颖,语言流畅,观点鲜明。体现出了作者较强的思考能力和较好的文学修养。 指导老师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