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办税圈”“环城阅读圈”“文化旅游圈”“休闲健身圈”……近年来,榆林市清涧县切实以提升群众幸福生活质量为出发点,持续强化党员干部基层治理能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动员机关、社区、学校、企业积极参与“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最大限度为干部群众提供优质便民服务。
“这是我们家门口的‘税务服务厅’。”6月17日,在榆林市清涧县新城社区自助办税厅,办结业务的居民张婷笑着说,“我为精准线上办理、智慧办税缴费体验以及便捷化的服务点赞。”
近年来,榆林市清涧县全面落实“党建引领+税务管家”服务举措,全面升级“管家式”服务,除了在主城区清涧县政务服务中心开设的税务服务窗口,2022年还在新城社区设立自助办税厅。而位于河西社区的自助办税厅预计在2024年底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我们还为全县重点项目配备税务管家8名,5名管家顾问,制定16户企业服务预案,上门辅导63次,收集梳理问题建议34条,回复政策咨询107次。”国家税务总局清涧县税务局第一分局局长薛应超表示。
榆林市清涧县合理规划资源、有效利用广场及周边闲置空地,积极在全县各个人口集中居住区、密集活动区,为居民建设24小时城市书房。目前,西沟砭、西城区、新城等24小时城市书房已投入使用,秀延、石台寺城市书房预计于今年7月份投入使用。此外,绕城各个文化广场、距城十分钟车程的人生影视城、笔架山生态文化园与石台寺村沁园春休闲娱乐园区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旅游场所。
“这以前是块荒地,刮风有黄土,下雨踏泥泞;现在县里把它建成健康主题公园,成了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清涧县居民惠珍珍一边扭着秧歌一边笑呵呵地说,“我和邻居、朋友几乎天天来这里锻炼身体。”
近年来,榆林市清涧县科学施策、合理布局,不仅将城区闲置土地资源重新建设成“金角银角”;而且精心打造的健康主题公园、城市书房、文化旅游场所,让“老”城区的运动休闲阅读空间焕发“新”活力。清涧县以“便民服务”为画笔,不仅将昔日县城“边角料”打造成休闲健身阅读的“打卡点”,而且还为居民描绘出“15分钟便民服务圈”;有效实现小县城“颜值”“品质”及幸福指数“三提升”。
邓聪 本报记者 朱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