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云涛)6月14日,在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小学“名校+”教育共同体的双师STEM课堂上,通过网络连接,大明宫小学和百花小学两所学校的学生同上《排箫的秘密》这一节课。同学们一边回答老师的问题,一边深入探究了解排箫的基本结构,通过身边简易的吸管,探究吸管长度与音调之间的奥秘,在小组合作中,孩子们制作出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吸管排箫。看到自己制作完成的排箫,同学们既兴奋又觉得不可思议。
这就是STEM教育的魅力。所谓STEM强调的是科学( Science ) 、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atics)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核心特征是基于各学科核心概念理解之上的跨学科整合性。STEM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整体认识世界的桥梁,通过面向问题的项目式学习,使孩子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这一堂课上,让人深切感受到了STEM教育的创新融合发展。大明宫小学校长强曼丽介绍,教育的目的是唤醒孩子的潜能,激励鼓舞孩子的生命创造力,培养具有创造新事物能力的人。
6月14日,在“‘学科融合促发展·STEM探索赋新能——未央区STEM教学研讨暨大明宫小学名校+’教育共同体STEM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上,大明宫小学名校+教育共同体成员校大明宫小学、百花小学、三星小学,六村堡小学、楼阁台小学分别展示了STEM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大明宫小学操场上,展览琳琅满目,尽显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航天飞船、神奇的树叶、智能小先锋……从自然与科学到科技与环保,从艺术与设计到文化与传承,每一个作品都凝聚着孩子的汗水与智慧。学生们自信地为参观者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着研究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据了解,STEM教育在陕西省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有近7年的历程。截至目前,STEM教育的体系初成,成果初现,走在全国前列,已设立省级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12个,市级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57个,建实验学校630余所,基本辐射到了各市、县区。
记者了解到,大明宫小学是全省第一批STEM教育领航学校。在近7年的时间里,大明宫小学STEM普适化课程在省STEM协同中心的专业引领下,从课题引领多学科教师融入,再到加入陕西省教科院C-STEM教材的编写团队一起共研共学,学校在理论认知、专业素养、教学策略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学校采用联排课的形式稳步推进,目前三到六年级的STEM课程已全面铺开,努力让STEM教育理念惠及最广泛的学生群体,让科学与创新融入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STEM课题研究的参与教师近40名,覆盖语文、数学、信息、美术、英语、科学六个学科,充分体现学科的大融合。学校也搭建起了未央区STEM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示范标杆,在自身不断精进的基础上带动区域创新教育的统筹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领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