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记者采访调研。
渭南市富平县位于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常年干旱少雨,由于“先天缺水”,该县懂得水资源对一座城的价值。如何释放“水动力”、做活“水文章”、答好“生态卷”,“精打细算”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效用,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支撑起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6月2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开启了在这里的采访调研活动。
“碧水绕城过” 串起幸福生活
夏日石川河,美景惹人醉。“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一幅绿色生态的美丽画卷正在这里展开。作为渭河一级支流,石川河流经铜川、咸阳、渭南、西安4市11县(区),在西安市临潼区交口镇汇入渭河。
2014年起,石川河开启全域治理,治理工作中,实施了“造水”工程,把城市污水处理厂布局建设在石川河、温泉河河畔,将经过处理达标的中水注入河中,再配套种植各类水生植物,对中水进行多次净化,最终形成“中水补充两河、两河净化中水”的水资源循环再利用。通过采取措施,石川河长流水天数不断增加,2023年长流水达到295天,从2023年5月初到现在未出现断流。
一座城有了水就有了灵性。的确,生态环境变好了,湿地公园的动物们最先感知。监测统计显示,石川河、温泉河湿地公园,吸引了白鹭、野鸭、崖沙燕、红嘴鸭等30多种鸟儿来此栖息生活。整个湿地域内鸟的种类由原来的81种增加到141种,朱鹮、大鲵也陆续被发现。
“精打细算” 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效用
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起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无论是未来城市之需,还是当下安全保障,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始终是一道重要命题。
富平县城北污水处理厂,这里通过输水管道,每天有源源不断的再生水为城市工业生产、城市绿化等提供高品质的工业用水。
雷博是该厂的副经理,站在不断泛着水花的生化反应池旁,他介绍道:“进水含有多种污染物,而出水水质能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A类标准》。”
他身边有4个方形大水池,每天将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完成后的再生水主要用于温泉河生态补水、城市园林绿化等市政用水,真正实现了“一水多用”。
截至目前,该县坚持补水与节水相结合,实现年产再生水1329万立方米,年节水110.9万立方米。
从喝上“安全水” 到喝上“优质水”
为让全县人民饮用上更加优质的水,该县经过调研、论证,最终引用黑河水作为第二水源,实现县城供水双水源双保障。
6月22日,记者走进南塬水厂水质监测中心实验室,身穿白大褂的化验员正全神贯注地对水样进行检测。
“8个采样点、日检11项、年检106项,这样的过程,每天都在进行。让大家喝上放心水、安全水、优质水是我们的责任。”陕西省水务集团富平县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媛说,县城供水安全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之一,引来黑河水,不仅圆了城区居民喝上秦岭深处优质水的梦想,也对保障该县中长期用水需求、提高城区居民用水质量、打造中国北方最美县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图 本报记者 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