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城事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4日
合阳灵泉村
农文旅融合激发活力 古村走出新路

它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它是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它是影视剧《白鹿原》《百鸟朝凤》以及《好男好女》《上门女婿》等拍摄取景地,它就是合阳县坊镇灵泉村。近年来,该村按照“保护为先、合理利用”的原则,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古村落独特价值,走出了一条保护古村落、建设新乡村的新路子。

关于灵泉村村名有一个传说,古时村中有一眼泉水,喝了能治病;久逢天旱,人们在泉边祈雨,雨水便会瞬间而降,灵验至极,故曰“灵泉”,因此该村称为灵泉村。后因地震泉眼渐堵,泉水消失,但灵泉村这一村名一直沿用至今。灵泉村最早创建于汉代初年,距今2200多年,为汉代淮阴侯韩信屯兵营地。灵泉村占地3.9平方公里,分为古村和新村两部分,新村住着随着时代发展从古村中逐渐迁移出来的人们,古村(占地210多亩)内至今仍有不少人居住,部分古宅保存较好,可以看到关中四合院高屋建瓴、青砖蓝瓦的景象。

灵泉村三面环沟,城墙沿沟而建,形成天然屏障。该城墙于清朝康熙前后历时27年修建而成,全长1900多米,最高处有9米多,墙基宽6.3米,顶宽2米多,现存城墙1000多米,及西城门、南城门。

走进灵泉村,看到那高大的青砖城门,长满青草的黄土城墙,年代久远的三义庙、祠堂,以及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等,依稀能感受到古时候这里的繁荣。

合阳县坊镇党委副书记党晓芬表示,近年来,灵泉村把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突出古村落文化优势,发展壮大乡村旅游新业态,叫响“灵秀福山、匠韵坊镇”品牌,通过发挥灵泉村文化价值,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保护古村落、建设新乡村的新路子。

在传统村落恢复利用中,灵泉村对古村城内保护按照“新材料、原形式、原风貌”的要求进行重点修复,达到“外部修旧如旧、内部提升改造”的效果。对古村城外建设按照村庄住房布局规划,推广运用《关中民居农房设计图集》,引导群众参照样式进行房屋建设,做到整齐有序、风格统一,目前已建成23户印象灵泉新民居。

以灵泉古村落和福山景区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制定了《灵泉—福山融合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规划方案》,启动实施融合创建4A景区项目,初步形成一轴、一带、两环、三核、五板块的11235空间格局。加快推动灵泉古村落景观风貌改造提升,打造集文化体验、旅游休闲、观光打卡等“人、景、物”相融、主客共享的传统村落旅游样板。

与此同时,村上成立了印象灵泉旅游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全县首家电商直播基地,大力弘扬以“财东村”出名的秦商文化、以“桃园三义”凝聚的孝义文化、以“四大商号”传播的诚信文化、以“福山祈福”命名的福寿文化,发展壮大观光游、研学游、休闲度假游、农耕体验游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本报记者 张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