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双面胶有吗?”6月25日上午,一位顾客来到西安市碑林区安西街永兴杂货店询问。
“有,你要哪一种?自己选。”店主老乔用手指了一下,“在那边!”
众所周知,声名远扬的“蓝田勺勺客”用一把炒勺搅香世界,老乔就是这支颠炒勺大军中的一员。1994年,他在长安路开了一家餐馆,主营拉条子、扯面、炒面等面食。
“当时,西后地附近只有六七家餐馆,每天来吃面的顾客很多,高峰期顾客在店外抢占凳子,生意挺不错。”老乔说,经营餐馆三四年,他由于身体吃不消,就转行了。
在他妹妹的带动下,1999年,老乔将经营阵地锁定在西安市碑林区安西街,一晃就是20多年。
“以前,这里是一个蔬菜批发市场,我在里面卖灶具。后来,菜市场撤销了,我就转变了经营思路,开始卖五金电料工具。”老乔说,他的杂货店大概有30平方米,货物有水泥钉子、插排、灯具、水龙头、苍蝇拍等不下百种。他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将长长的管材架到了屋顶,不同规格的电风扇摆放在店门前最显眼的位置。
令人意外的是,老乔的杂货店里还有0.20元的商品。“日用杂品基本都有,比如哪家维修需要PVC管件、管卡,一个0.20元,需要两三个水泥钉子,经常就不收钱了。这些小玩意儿虽然不值钱,但生活中离不了,都是常用的东西。”老乔说,他店里也有价格相对高的商品,像电风扇,大的一个卖80到90元,小的一个卖30到50元。
让老乔难忘的是,2005年以前,夏天的电风扇,冬天的烤手炉,当时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一个炉子挣五六元,压根不愁卖。
杂货店虽小,却承载了老乔全家人的幸福。老乔说,他两个儿子结婚、买房,都离不开这个杂货店。“我把这店叫‘面缸’,家里大事小事需要花钱时,谁都可以在里边‘挖面’,从来没仔细算过。”
20多年来,老乔的杂货店积累了许多固定客源,周边的很多人因买东西和老乔结下了不解之缘。
鼓起腰包的老乔卖货坚持安全原则,不卖老鼠夹,主要是担心顾客买回去使用不当被误伤。“现在,我卖粘鼠板,这样也不用担心顾客的安全问题。”“现在生活好了,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店、照顾孙子,知足了。”
本报记者 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