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邑大桥。
“过去,西安科学园周边几乎没有市政道路,仅能通行的西户路也是坑坑洼洼,非常难走,上班必须走村道、乡道。”回忆起过去上班的日子,西安高新科学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赵健告诉记者,沣邑大桥、灵韵北路、沣镐大道的建成通车是所有工作生活在西安科学园人的共同期盼,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沣邑大桥位于西安国际社区灵韵北路,横跨沣河两岸,采用双向十车道通行,是西安高新区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桥梁,是整个西安市跨越沣河最长的一座桥梁,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宽的全漂浮体系多塔斜拉桥。灵韵北路、沣镐大道,是连通科学城启动区与中央创新区核心板块的重要门户道路,该道路投用后,有效提升丝路科学城区域道路通达水平,将节省时长20分钟,通行效率提高40%以上。
作为“双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和西安高新区三次创业的主阵地,丝路科学城自启动建设以来,持续在交通建设上下大力气谋篇布局。
2022年,丝路科学城中央创新区内26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区域内累计通车里程已达70公里,交通骨架已基本成形。
2023年,丝路科学城新建市政道路28条,累计通车道路237.2公里;地铁6号线投入运行,进一步完善区域道路交通网络。
2024年至今,丝路科学城新建通车市政道路19条、公路2条;市政桥梁2座、人行天桥1座,交通建设跑出“加速度”。其中,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纬三十二路人行天桥投入使用。据介绍,该天桥全长474.5米、总宽6.5米,整体呈四叶草造型。投用后,优化了西太路与成业大道两条主干道机动车的通行效率,保障行人出行安全,实现四角公园和周边地块的互联互通。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高新区有轨电车试验线也将正式开通。
三年来,丝路科学城累计建成道路270.2公里,成业大道、成章路等多条纵贯东西、横跨南北的交通主干道相继打通,“六横六纵”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各组团之间联系更加紧密;随着西安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剩余段开通、有轨电车投入运行,交通出行将更加便利……未来之城框架拉起,高品质规划的立体快捷交通路网体系正在强势赋能丝路科学城发展,让未来理想城“畅达”未来。
本报记者 余明